第 41 部分(1/1)

烦恼,痛苦,折磨得他辗转反侧,竟夜未眠。

但武汉外围节节失利的y影容不得他再为广州的陷落感伤烦恼。上午,他一到军委会,就召集尚在汉口的军界要人,探讨武汉的命运。这问题此刻已是刻不容缓,日军震耳的战炮和咔咔作响的军靴声正一步步向武汉三镇,向他尚能立足的这最后一座华中重镇。

此刻长江以北,日军第3、第10师团和日前由华北方面增援而来的一个骑兵旅团已攻占应山,正马不停蹄地扑向武汉西北面的安陆;武汉东北,第13师团已拿下宋埠,他们身后的麻城,是兵强马壮的第16师团。而蒋介石一直密切注视着的稻叶第6加强师团已抵近黄陂,直窥武汉三镇。

江南战局也好不了多少,打不完的波田支队,依仗江中日舰,直武昌城,看来是非圆首进武汉城的梦想,而第9师团、第27师团,则直c贺胜桥,咸宁地区,粤汉线被截断,已是早晚的事。

日军像一团越聚越浓的乌云,从东、南、北三面向武汉猛压过来。武汉近郊,随着外围天险和沿江要隘的纷纷陷落,已是四面楚歌。

武汉已成兵家死地。

蒋介石汲取了上海、南京血的教训,早在9、10月,就已开始有步骤地分批撤离党、政和地方政府机关,疏散百万民众。10月中旬,武汉几乎已成空城。

正因为此,今天到会的高级将领很少。除军令部长徐永昌,从前线返回不久的白崇禧、陈诚外,再就是武汉警备司令郭忏等几名中将、少将。会场也像战场,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壮观。

战况到此,放弃武汉已是明摆的事。但蒋介石对城市的眷恋,或者说对自己权威、脸面的眷恋,又往往使他很少能痛痛快快地放弃一座城市。上海如此,南京如此,徐州也是如此。但到头来,不但城池不保,还要殃及军民。血的教训已使众将领寒透了心。

坐在蒋介石身旁的武汉卫戍司令陈诚比起别人尤其担心。如今武汉外围各部队已经失控,只要能跳出日军的合围圈就算万幸。

如果蒋介石再来个死守,手中仅有的几个军非丢得个干干净净不可。他几次张张嘴想开口。可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蒋介石似乎看出众将的心思。他口一张,说道:“诸位,武汉我准备放弃了。”

蒋介石一语惊人,却惊得众将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从众将变得轻松的脸上,他也分明看出了一切。

“诸位,武汉会战,已近5月。寇军受到空前未有之消耗,我军战略企图已达。而且,日军偷袭广州,华南数地失守,粤汉线已被切断。因此,武汉之战略地位已失。如我军免强保持,则最后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留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与最后胜利之根基。”

陈诚不失时机却是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委员长高见,武汉死地,断不能与日军死拼。”

蒋介石扫了陈诚一眼,继续说道:“今日武汉,厂矿、机关、团体、学校、难民诸项都已按计划撤退完毕,武汉只是一座空城。放弃武汉,及战略需要。但政治上,吾人决不能让敌寇坦然踏上我神圣故地。诸位不会忘记吧,武汉乃具革命传统之地。因此应予一部兵力作象征性抵抗。”

说罢,转向白崇禧和陈诚,问道:“健生、辞修,你们说说,留多少兵力为妥呢?”

陈诚不愿再为这种门面上的事乱分兵,当下应付道:“似可留1旅兵力。”白崇禧对这类事显然也没兴趣,当下点点头,敷衍了事。

会议结束后,陈诚当着众人面建议道:“委员长,武汉战事日紧,军委会已撤退完毕,您和夫人还是尽快离开武汉吧。”

“蒋介石看看众人,不置可否地答道:“这个我自有安排。”

“24日,武汉统帅部正式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外围部队,计划定了集结地点。长江以南各军撤至湘北及鄂西一带;长江北岸部队,第33集团军撤至荆阳门、宜城一带,第32集团军撒至襄阳、樊城、钟祥一带,第11集团军撤至隋县、唐县镇、枣阳一带布防。汤恩伯第13军进入桐柏山,刘和鼎第39军进入大洪山担任游击,第21集团军及徐源泉第10军统由廖磊指挥进入大别山担任敌后游击。第5战区长官部移往樊城。

下午,军委会召集了尚滞留在汉的中外记者数十人,举行了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发言人代表中国政府强调指出:“中国军自动放弃武汉是出于战略需要。中国政府抗日决心并无改变,而且更加坚定。只要日军在中国一天,中国抗战就将一天不止。并断言说:中日战争将长期化,直至中国彻底驱逐侵略者为止。”

蒋介石离开武汉前,没忘记了警告东京。当然,这发言也是他向全国、全世界作出的一种姿态:他蒋介石不是那么容易扳倒的。中国抗战,还是他说了算。

一阵密过一阵的枪炮声,在一步步向武汉城区近。日军似乎已把武汉视作囊中之物。日机低低地掠过武汉,开始截袭击沿长江退出武汉、撤向重庆方面的江轮、驳船。陆地各交通要道上,也时有西移的军民被日军战机、炮火隔断。

日军在为进入武汉作种种准备。

九江。华中派遣军前进指挥部里,出现了司令官田俊六大将瘦小的身影。他几天前才从南京赶来九江的,他既想早日亲眼目睹武汉三镇的风采,但更重要的还是对部队放心不下。

上年底,松井大将率部进驻南京。由于对部队约束不严、对各级官佐恣意纵容,导致日军在南京烧杀y掠,犯下滔天罪行,引起举世公愤。为此,日本政府威慑于国际舆论,被迫将松井,谷寿夫等一批高级将领召回国内。贬的贬,转预备役的转预备役。

松井之流的劣迹使世人将日本皇军与“禽兽”二字连在了一起。

比起南京,武汉还不仅仅关系到日军面子上的事。东京执意打下武汉,就是要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乘机扶持亲日势力主政,早日结束对中国的战争。如果日军一再施暴,南京的后遗症恐怕永无消除之日,扶持新政权,也只能是一座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这一点,已在南京呆了半年多的田俊六知道得清清楚楚。

从军事上说,田俊六更是感到对武汉不能破坏太甚。外围战部下的极大消耗和东京方面调兵的捉襟见纣,早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他,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调用已达极限。武汉也许将是他日后卡住西南出口,与中国大军周旋的基地。他自然不能自己先毁了这块基地。

10月24日,经过全盘考虑后,日本华中派遗军司令官田俊六大将向进抵武汉郊区的各部队颁布了入城注意事项:

“……部队宿营地区,避免设于市内,应选在郊外大建筑物内,以便于维持军纪、风纪;在武昌的粮道街、汉口的大五庙至下码头、汉阳的朝宗门,设置难民区,须保护汉阳、汉口、武昌的建筑物、庙宇、大学、图书馆、陈列馆(有附表),武汉有各国租界及使馆,本军一举一动,世界瞩目,因此是以实际行动宣扬皇威,使其理解皇军真姿的绝好时机,所以每人对此务须慎戒,且鉴于过去之教训,防止因日久而松懈。再,武汉为本军今后常驻和作战之基地,一切建筑、设施,严禁破坏。”

田俊六用心良苦,八方关照。但最后一句话,透出了他的苦心所在。

但说归说,田俊六还是对各部队有所区别。第6师团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恶名远杨,按常理应调离城区。但田俊六不知是念及第6师团的战功,还是怕有功不赏,影响军心,竟批准了第6师团为第一批入城部队,甚至同意了稻叶四郎中将将师团部设于武汉大学的请求。

10月27日,随着牛岛支队一部耀武扬威地踏进校园草坪,武汉大学这座享誉中国的神圣学府被侵略者蹂躏、践踏了。圣洁和野蛮,尤如图书馆楼顶上迎风猎猎舞动的膏药旗,极不谐调地在珞珈山脚下一方净土上碰撞开来。

24日,牛岛支队佐野联队占领了黄陂。少数前卫搜索部队已兵临武汉城郊;

同日,岩崎支队进占旧街。

隆隆的枪炮声已震动武汉三镇,大武汉经过4个半月的拼死抗争,终于大厦将倾,沦陷在即。

军委会被日机炸得残破不堪的灰楼里,蒋介石仍稳坐高台,丝毫没有走的意思。珞珈山上,宋美龄可没有他这么沉得住气,电话一连催了几次,可每一次都没有结果。

蒋介石到底想显示什么呢?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

论“勇”吧?蒋介石的属下,甚至苏联顾问都夸过他“身处枪林弹雨而面不变色”,他没必要再刻意显示。再说也没有如此示勇之法。

说“与将士风雨同舟”呢?可两战区主力都已南下,西进,他如何同舟?!

也许是舍不得离开武汉,不甘心从此退入西南边陲。可武汉弃守命令是他下的,他愣呆在这里日本人就不进城?谁也说不清。但侍从、武将们有一点能说清,那就是再呆下去不仅委员长跑不了,连他们也要遭难。侍从室主任林蔚沉不住气了,又进了蒋介石的屋里。但很快,他也被蒋介石唬着脸轰了出来。林蔚可真是傻了眼,尤如百爪挠心,却只能干着急,谁知,这时有一人比他更急,此人就是卫戍司令陈诚。

陈诚不但要为蒋介石及军委会滞留人员负责,还必须对部队负责。委员长一天不离开,他就得1个师1个旅地往上调部队,打这种毫无意义的乱仗。尤其部队已无心恋战,硬往上调,死伤动辄千计,这牺牲毫无价值。

当陈诚从电话中得知蒋介石仍未撤离时,急得直跺脚,当即在电话说道:“哎呀,蔚文史,你们还不走干什么?城外已乱成一团,你赶紧请委员长走啊?!”

林蔚也是满肚子怨气:“辞修,他不走我也没法子啊!再三请示,可他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现在还有哪些没走?”陈诚脑子一转,紧问道。

“没有了,只有徐永昌部长没走。”“那么好吧,我来请徐部

长转陈。”陈诚说完挂了电话。

陈诚到底是蒋介石亲信,左右相随多年,深知老头子的秉性。

这时左右亲信请他撤离,他是不会走的。但那些居要职,又非亲信的人,像军令部长徐永昌来出面说情,情形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说穿了,是一个面子问题,也显示蒋介石的从容不迫。

果然,徐永昌出面,马到成功,蒋介石终于答应撤离。

24日入夜,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踏上了去机场的夜路。

飞机摇晃着冲入漆黑一团的夜空。宋美龄长舒一口气,把头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但蒋介石却伸长脖子,望向窗外,灯火管制下的武汉三镇,已是一片黑暗,只有零落的几盏孤灯和偶尔落入市区的炮弹映出的团团火球,显示着这座大都市尚未僵死的生命。

武汉城郊,炮声隆隆,火光闪烁。他知道这是守城部队在同日军进行最后的血战,他也知道这炮火很快就将熄灭,夜色大地还将恢复死一般的沉寂。

他面目呆滞,口中喃喃道:“完了。武汉终于结束了。”

但事情并没完。不知是蒋介石太舍不得武汉,还是仓促起飞机员受惊,一直为他服务从未出过错的专机机组一出武汉就发现飞机鬼使差似地迷了航。黑沉沉的夜空上下左右一个样,什么也辨不清。飞机乱转了一气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再乱飞下去燃油耗尽,无疑将钻进地狱之门。

机长依复恩无奈地向蒋介石请示:返回武汉。蒋介石再次确认别无办法时,也只能点头同意。

飞机又循着原路向回飞去。

武汉机场上,一队中国工兵正卖力地在破坏设施,跑道甚至被炸毁一截。再晚回来一会儿,蒋介石确确实实要留在武汉了。

好险!蒋介石步出舱门,枯瘦的手上竟是湿漉漉的。

10月25日凌晨4时,蒋介石的座机迎着秋风,重又冲上已透出熹微的天空。

此刻,汉口戴家山,已出现了稻叶第6师团佐野支队第23联队日军士兵幽灵般的身影。

25日夜,汉口沦陷!

26日凌晨,波田支队率先从宾阳门突入武昌!

27日午后,汉阳也飘起了炫目的太阳旗。“君之代”的国歌声

终于在武汉三镇上空疯狂地奏响。

后 记

完稿多日,作者仍被一股股激动、感慨、悲壮、遗憾的情愫包围着,撞击着,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及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从“九?一八”至武汉失守,灭是中国抗战最为复杂、最为艰难、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嚣张、绥靖逆流甚嚣尘上的时期。这一时期,全世界只有古老贫弱的中国在孤独而顽强地抗击着法西斯日军的侵略。每想到此,我们眼前便总会浮现出一个虚弱的老者,艰难而无助地背负着世界正义和公道的形象。为此,我曾激动,也感叹!

当数年后纳粹不到6个月便征服世界军事强国法兰西,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横扫东南亚英美诸国军队时,西方列强的军政要员们才真正从自己的惨败中,认识到中国抗战的伟大和非凡意义。中国毕竟顶住了上百万精锐日军的疯狂进攻而没有屈服,他们仍然在战斗。

世界史学界有些人总是极力贬低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这让人不解,更让人觉得遗憾。还是那位身残志坚、坐在轮椅上关心世界命运的美利坚总统说得好:“想想吧!如果把中国内地上百万的日本人放出来,那该是个什么样的灾难。”

在这里,我无须为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再述赘言。但8年抗战中,倒在御侮疆场上的380万中国军人,却时时让人肃然起敬。他们靠手中寡劣的武器装备,抗击着猖狂无比的现代化强敌,他们是在用生命、热血捍卫国格,保种保族,他们描绘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瑰丽的画卷,他们的死,让人觉得悲壮。

遗憾的是,笔者囿于资料,加之文笔所限,虽淌出洋洋60万言,仍有言犹未尽之感。此部作品,只能算是笔者献给那些血祭中华沃土的抗日英烈的一点心意,愿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来祭奠他们。

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赵勇民、徐国宏、董炳旭诸同志的热心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

1994年1月于北京

附录:大事记

从“九?一八”至武汉失守中日大事记

9月18日:夜10时30分,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制造柳条湖事件,突然袭击北大营中国驻军营房,“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东北军电询南京国民政府处置方法,南京复电:“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事件扩大,绝对不抵抗。”19日:日军强占长春、四平、公主岭、铁岭、抚顺、安东、凤城、本溪、辽阳、海城、营口等地。

9月21日:日军侵占吉林省城吉林市。原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投敌。

9月22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提出要坚定沉着,信任国联之公理处断。

9月24日:国联理事会决议,要日军11月16日以前撤出占领东北之地方,由中国军队接收,并设调和公断之永久机关。

10月1日:上海商业界宣誓不买不卖日本货。

10月5日:日空军轰炸锦州。

10月6日:日本军舰4艘(载陆战队400名)到上海挑衅。

10月16日:叛军张海鹏率部向嫩江之江桥进犯,守军将其击溃。

10月17日:日本将废清肃亲王、恭亲玉邀至沈阳,y谋拥立满洲傀儡皇帝。

10月21日: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代理省政府主席兼黑省军队总指挥。

10月24日:日军派员赴黑,要马占山退出,由日方任命的张海鹏至黑,马严辞拒绝。

11月14日:马占山部在嫩江桥奋起抗日,战至6日,守军撤退。

11月10日:日本土肥原大佐挟废帝溥仪乘日舰赴大连,图谋制伪满傀儡。

11月17日:国民政府特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

(1932年)

12月2日:日军侵占锦州。

12月7日:张景惠就任黑龙江伪省政府主席。

12月17日:日军猛攻热河五顶山,被东北义勇军击退。

12月23日:日本军舰数艘到沪。

12月25日:李杜、丁超等成立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李杜任总司令,丁超任护路总司令,计划防守哈尔滨。

12月26日:日军进攻哈尔滨。

12月27日:东北义勇军进占锦西。东北义勇军攻占新民。

12月28日:日军向我上海驻军突袭,强占闸北,第19路军奋起抵抗,淞沪战争爆发。

12月29日:第19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发出通电表示誓死保卫国土。

12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办公,并发表洛阳宣言。蒋

介石通电全国将士切勿轻动,要枕戈待命。宋庆龄、何香凝等在真如慰问抗日先头部队取得胜利。

2月1日:蒋介石在徐州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讨对日作战计划。吉林自卫军在双城附近全歼伪军刘宝林旅,并袭击攻哈日军。

2月4日:日军向江湾、吴淤一带发动第一次总攻,被我军粉碎。

2月8日:日军进攻闸北、吴淞,守军英勇抵抗。

2月18日:张治中率第5军全部抵吴淞前线,归蒋光鼐指挥,参加作战。日军司令植田谦吉向我军提出最后通牒,要我军从吴淞、闸北后退20里。

2月20日:19路军发出通电,决以铁血答复日本通牒。日军发动总攻,吴淞全线激战。

2月22日:日军倾巢续攻庙行镇以南阵地,战斗空前激烈;终被张治中将军率部击退,我军声誉大振。

2月24日:马占山变节降敌,在龙江任伪黑龙江省省长。

2月29日:日军再度发动新的总攻,我军在闸北八字桥、天通庵与敌激战。

3月3日:国际联盟特别大会决定,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战争。

31日:苏炳文在海拉尔通电就任黑龙江省自卫军总司令。

4月7日: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国难会议,讨论安内攘外政策,决议对日交涉,全力“剿共”。

4月29日:侵华日军司令白川义则被炸重伤,5月26日死亡。

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一?二八”淞沪抗

日战争宣告结束。

5月24日:国民政府任蒋介石兼豫鄂皖3省剿匪总司令,李济琛为副司令。

6月9日:蒋介石在庐山豫鄂皖赣湘5省“剿匪”会议上,宣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8月26日:国民政府准张学良辞北平绥靖分署主任职。

8月29日:东北义勇军攻沈阳、烧日飞机场,毁机27架。

9月1日:东北义勇军同时向沈阳、长春抚顺日军进攻。

9月7日:察哈尔、热河义勇军组成军委会指挥部联合抗日,民团蜂起响应。

12月1日:国民政府由洛阳迁回南京。

12月4日:苏炳文部弹尽援绝,不得已退入苏联境内。马占山亦随同进入苏境。

(1933年)

1月1日:日军攻击山海关。

1月3日:日军侵占山海关,守军安德馨营全部壮烈牺牲。

1月5日:阎锡山、韩复榘发出通电,誓为抗日前驱。

1月10日:丁超、李杜率部退入苏联境内。

1月22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再次照会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撤退榆关日军。

2月7日:蒋介石到江西“督剿”红军。

2月17日:日军下达进攻热河的作战命令。

2月18日:张学良抵达热河,与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联合发表决心守土的抗日通电。

2月20日:北平军分会决定成立两个集团军与日军作战。第1集团军总司令由张学良兼任,紫2集团军总司令张作相,副总司令汤玉麟。

3月3日:日军进军承德,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退滦平。万福林部退入喜峰口,张作相部退入古北口,热河沦陷。

3月6日:蒋介石飞汉口,当晚专车北上保定。

3月9日:蒋介石抵达保定,当日约见张学良并召集军事会议,准张学良辞去本兼各职,派军政部长何应钦代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第29军在喜峰口与日军激战。

3月10日:张学良发表辞职通电。

3月12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张学良辞去本兼各职,任命何应钦兼代表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东北军编为4个军,归北平分会指挥。

3月18日:日军攻击潘家口,并在潘家口、喜峰口、铁门关、董家口一线与第29军形成对峙。

3月19日:蒋介石在保定召见第29军军长宋哲元,嘉勉29军战绩。

3月24日:蒋介石到北平,召开军事会议,晚返保定。

3月27日:日本政府正式通告退出国际联盟。

4月10日:张学良携眷出国考察。

5月4日:行政院设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任黄郛为委员长,与日方谈判停战。

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发表通电宣告就任总司令职。委任佟麟阁暂代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委托吉鸿昌为察哈尔省警备司令。

5月31日:《塘沽停战协定》签订。

6月22日:马占山、苏炳文绕道回国后,被国民党中央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1月20日:“福建事变”发生。陈铭枢、蔡廷锴、李济琛、蒋光鼐等通电成立“中华共和国”。

(1934年)

1月1日:蒋介石下令对19路军实行总攻击。

10月26日: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5次“围剿”结束。红军长征北上抗日。

(1935年)

10月13日:日本参谋官会议在大连开幕,风村传达日陆军部对华政策。

11月25日:殷汝耕降日叛国,以冀东22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于通县。

11月26日:国民政府撤销北乎军事委员会分会,任宋哲元为冀察绥靖主任,何应钦为行政院驻平办事处长官。

11月28日:中共中央发表《抗日救国宣言》。

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反对自治伪组织,要求团结抗日救国。

(1936年)

1月6日:冯玉祥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月8日:宋哲元就任河北省政府主席。

2月20日: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

8月25日:中共中央致函国民党中央,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要求建立两党共同抗日的统一战线。

9月22日:毛泽东、张学良分别代表中国红军和东北军签署《抗日救国协定》。

10月22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甘肃会宁将台堡会师。

11月15日:傅作义率部在红格尔图一带反击进犯绥远之敌。

22日:上海爱国领袖沈钧儒、章乃器等7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24日:傅作义部攻克百灵庙。

29日:伪军李守信部反正。

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停止剿共,实行抗日。

(1937年)

2月19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国策。

6月4日:日近卫文内阁成立,广田宏毅任外相。

6月9日: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陆军中央呈报:“如由日方主动谋亲善则徒然助长其排日、侮日态度,故毋宁说是有强以一击之必要。”

7月6日:日军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演习,我驻军不许,相持10余小时,日军退回。

7月7日:夜,19时30分,丰台日驻军第一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龙王庙以卢沟桥作为假想攻击目标,进行演习。23时40分,日军称有一人“失踪”,欲入宛平城搜查,中国驻军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不许敌前进,日军遂开枪进攻,我军奋勇还击。“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7月8日:中日双方谈判时,日方要求我军于今日11时先自卢沟桥撤退,我方拒绝,上午11时许,战事复作。

△〓蒋介石电令冀察当局:“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

△〓中国外交部以日军在卢沟桥挑衅酿成事变,今夜向驻华日使馆提出口头抗议。

△〓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在青岛发表谈话:“地方事件要由地方解决。”

7月9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和谈勿忘备战。”并令第26路军孙连仲部先以两个师向保定、石家在铁运,归宋哲元指挥。

7月10日:上午,王冷斋与中岛同秦德纯开联席会议,我方强调日军应遵照停战协议撤兵,日方则推辞说有日兵尸骸,时间以24小时为限……。正预备执行,日方借打电话为名竟不辞而别。

△〓中国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大使馆提出书面抗议,声明卢沟桥事件责任应由日方担负。

7月11日:宋哲元由山东乐陵原籍回到天津。

△〓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派关东军和朝鲜军增援华北,再由日本国内派兵开往华北,压迫中国向日本谢罪。

△〓日任命香月清司接替田代皖一郎(暴毙)任华北驻屯军司令。

7月12日:蒋介石电示守哲元,以不屈服、不扩大之方针,就地抵抗日军。并令中央军集中保定,在永定河与沧保线持久作战。

7月14日:宋哲元在天津英租界召集第29军与冀察要人张自忠、齐燮元等,讨论对日军的和平办法。

△〓中共中央军委向全军下达了改编命令:“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

7月16日:蒋介石在庐山召集各界知名人士谈话会,讨论中日局势,共策御侮图存大计。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等出席。

△〓香月清司接到东京指示:“应对宋哲元采取强硬态度。”

△〓日军第5、6、7、12、26等5个师团移往前线,占据丰台,并进攻宛平。

△〓中国政府请英国大使许阁森向日方要求中日双方军队停止调动,被日本政府拒绝。

7月17日:东京五相会议决议,动员40万日军侵华。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日政策谈话,严正宣布卢沟桥事变为最后关头、我当坚持最低限度立场。

7月24日:日制造水兵宫崎贞雄失踪事件。

7月26日:香月清司向宋哲元致最后通牒,限期撤退驻卢沟桥、八宝山及西苑之37师。

7月27日:宋哲元拒绝日最后通牒,发出自卫守土的通电,并报告南京政府。

7月28日: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29军副军长兼军官训练团团长佟麟阁在南苑战斗中牺牲。

△〓日政府训令长江沿岸日侨29220多人撤回国。

7月29日:晨2时,日军大举进攻天津。

7月30日:驻守平地泉的第13军军长汤恩伯奉命迅速向张家口挺进。

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

8月1日:蒋介石令派绥远主席傅作义为第7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为前敌总指挥,从绥远和山西向张家口增援。同时,军事委员会设立保定行营,任命徐永昌为主任,林蔚为参谋长,督导河北省区之战事。

8月6日:蒋介石任命宋哲元为第1集团军总司令,刘峙为第2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津浦和平汉铁路北段作战。

△〓日机在南口狂轰滥炸,日军开始攻南口。第13军军长汤恩伯率部凭险抵抗。

8月7日:日本在华舰队齐聚长江下游,上海形势,更为险恶。

8月9日:日军海军大山勇夫在虹桥机场制造事件。

8月11日:蒋介石令卫立煌率第14集团军从石家庄开往易县,向南口迂回,支援汤恩伯部。又令孙连仲率第一军团向良乡、索里的日军施行局部攻击。

△〓国民党军政要人阎锡山、余汉谋、何键、白崇禧、朱绍良、冯玉祥、黄绍〓、顾祝同、何成浚、刘湘、程潜、李济琛、陈铭枢、蒋光鼐、龙云、黄旭初、蔡廷锴等,纷纷到南京协商抗日军事,表示愿“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救亡图存”。

8月12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推蒋介石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大元帅。

8月13日:晨9时15分,日军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日陆战队一小队,由天通庵及横浜路方面,超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我驻在西宝兴路附近之保安队s击。我军为自卫计,予以抗击。约20分钟,敌始退走。“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日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妄言为行使“自卫”权,藉口对我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蒋介石下令总攻击,并宣布封锁长江下游。

△〓下午4时,我军第88师进占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宝山桥各要点。第264旅旅长黄兴梅率师奋战,英勇殉国。第87师进占沪江大学及其北面黄浦江岸。中国空军出击轰炸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公大纱厂及海面敌舰,均命中起火,敌旗舰“出云号”受创,双方空战,互有损伤。

8月15日:日本发布全国动员令,编组了上海派遣军和华北派遣军。

△〓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发表通电,决心抗战到底。

8月16日:我陆军包围日海军驻沪司令部,击毙日武官本田。并攻占五洲公墓、爱国女学及奥东中学。

8月18日:浦东敌军企图在龙王庙登陆,被我军击退。吴淞河、浏河一带,敌舰密集已达50艘,计驱逐舰25艘、大巡洋舰5艘、航空母舰2艘及大小炮舰等。

8月19日:日首相近卫宣告,决定以武力解决中日冲突,不容第三者干涉。

△〓美旗舰“奥格雷斯”号停泊在黄浦江,为流弹击中,伤亡多人。美总统召开会议,主张缓用中立法。

△〓敌援军抵沪,先头部队午后由吴淞全部登陆,向我吴淞、江湾阵地攻击。

8月20日:中国政府成立大本营,以蒋介石为大元帅。编定全国战斗序列,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3战区,以冯玉祥为战区司令长官,颁布作战指导要旨:(一)作战方针:第3战区以巩固首都及保有经济策源地之目的迅速围歼上海附近之敌,并打破敌军在沿江、沿海登陆之企图。(二)兵团防区划分:苏州河以北,沿黄浦江以西,属第9集团军,以张治中为总司令。苏州河以南、浦东及杭州湾左岸,属第8集团军,以张发奎为总司令。

8月21日:我军沿平汉、津浦两路向北挺进。平汉路进抵长辛店,将日军包围;丰台日军,前往援救,发生剧战。

△〓中苏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编入第2战区战斗序列,归阎锡山指挥,赴晋北作战,在平型关外遮断日军的后方联络线。

△〓第15集团军成立,以陈诚为总司令,指挥早已到达之第98师、第11师及刚到嘉定之第67师、第14师(第11、14、67师均属罗卓英部)。

8月23日:美国务卿赫尔利呼吁中日双方停战。

8月25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宣布封锁中国沿海口岸,自山海关至汕头止。

8月27日:英大使许阁森被日机s伤,英向日提出严重抗议。

8月28日:日本近卫首相在东京演说,谓“日本唯一目的在击至中国屈膝,使中国不复有抵抗能力。”云云,于此日本对华侵略之野心,暴露无遗。

8月30日:中国政府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向国联提交声明书。

△〓我机误炸美轮“胡佛号”,我国外交部向美道歉,并答应赔偿损失。

9月5日:晨,敌倾全力犯宝山县城,我军姚子青营全体壮烈牺牲,城随沦陷。吴淞镇亦被敌包围。罗店附近战事甚烈。

△〓日调整侵华机构及将领。驻屯军部取消,代之以华北前敌司令部,由天津移北平,原陆相寺内寿一任总司令辖9个师团;坂垣任平绥路方面总指挥;香月任平汉方面总指挥;岗部任津浦方面总指挥;松井石根任上海陆军最高指挥官。

9月7日:中国政府公布:在8月14至31日之间,苏浙皖境内被华军击落日机共61架,俘获日空军11员。又称,在此期内日舰被中国空军炸毁者达11艘。

9月12日:中国出席国联大会首席代表顾维钧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

9月20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通告各国驻华使节,日空军将轰炸南京,限各国官兵离开南京。遭到苏、英、法等国抗议。

9月21日:我统帅部令第3战区调整部署:分为右翼、中央、左翼3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8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辖第9集团军;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15集团军及第19集团军。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并公布中共7月15日发表的共赴国难合作宣言。

9月24日:蒋介石答外国记者称:“中国为各国而战,各国应该援助中国。”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首战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

9月28日:国联大会一致通过中国问题议决案,谴责日机滥炸中国平民。

9月30日:日军在沪参战兵力增加到约20万人。

10月1日:据上海《立报》讯:“八?一三”以来,日军伤亡已逾3万人。

10月2日: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红军改编为陆军新编第4军。

10月3日:英国伦敦推行“大中华运动”,支持中国抗战。

10月6日:美国发表声明,反对日本侵华。

10月7日:国联大会通过关于中日冲突事件的决议案,谴责日本,声援中国。

10月8日:驻沪日军总司令表明声明:日军进攻之目的,在于强迫中国政府与抗日军队改变对日态度。

10月12日:中国飞机轰炸大沽口之日军根据地,日军损失严重。

10月15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布训令:“前方自应奋勇应战,如有擅自退却者,当予依法连坐,其余战地文武官佐,亦应各本天良,一致抵御。如有擅退或抗御不力等情事,亦当依法严惩,决不宽贷。”

10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占领雁门关和太和岭,截断敌人通往忻口的主要交通线。

10月27日:我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该团主力,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抗击敌人。日本发表宣言,拒绝参加北平9国公约会议。

10月28日:坚守闸北四行仓库800孤军(实400余人)英勇事迹,轰动全市。

11月5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