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1/1)

骨白硕嗑茫膊恢雷约菏窃趺椿厝サ摹!!!!!?br /

那一天,路也漫长,时间也漫长。

“纤纤,不要怕,爹爹来了!”

轰。。。。。。。

赵谦的眼睛红了,赵谦的泪水流下来了,赵谦的脚步停了,赵谦的世界又一次倾塌了。

房子倒了,那个挣扎着求救的小小身影,彻彻底底的掩埋在了大火之中,彻彻底底的消失在了赵谦的眼中。

“纤纤,纤纤,我的纤纤。。。。。。”赵谦望着那熊熊大火,泪流满面。

有几个人围了过来,有人拉起赵谦,有人劝慰赵谦,有人架着他往回走。

赵谦眼前一片朦胧,心底一片茫然。

纤纤,爹爹没用,终于,还是救不了你,纤纤。。。。。。

赵谦扬了扬流着泪的脸,怎么就那么巧,偏偏就让他看到了那个抱着大木箱的男人,那个将小女孩留在火场里的男人。

赵谦猛的挣脱众人,怒吼着就扑了上去,对着那人就是一顿拳打脚踢:“c你娘,你还是个人不,你把孩子扔火里,你抱着这堆破烂跑出来,打死你个王八蛋,阎王爷怎么给你张人皮啊,我替阎王爷弄死你这个畜生。”

那人被赵谦打得都摸不着头脑了,一边躲闪,一边还嘴道:“我家的事,用不着你管。”

赵谦本来就已经快失去理智了,被他这一刺激,手脚更重了,只三五拳,就将那人打得满脸开花。

那个大木箱中也不知是什么宝贝,那人都被赵谦打得不成人形了,竟然还紧紧的抱着那个箱子。

赵谦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把抢过那箱子,就向着有火的地方走去。

那人挣扎着爬起来,狠命的追赶赵谦:“来人哪,抢钱啦,有人抢钱啦。。。。。。”

赵谦紧走几步,一使劲,将那个害了一条小生命的大木箱扔进了火里。

那人一见那箱子没救了,跪在火场边,大声哭嚎。

把金银财宝看得比自己孩子的性命还重要,孩子死了没事,金银没了竟然哭得这么伤心,赵谦看着他就来气,走到那人身后,又狠狠的揍了他一顿。

直打的那人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赵谦才罢了手。

回过头来,又看了一眼那埋葬了小女孩的房子,这才蹒跚着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大火烧了整整半宿,双流城的整个西北角,都在这场大火中化成了灰烬。一千多家房子被烧成了平地,死了多少人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在这场火灾后无家可归的活人,却足有四五千。

官府派了人维持秩序,做一些火灾后的善后工作,扑灭零星的火苗。

救火的百姓也渐渐散去,只剩了灾民在大街上望着已烧成灰的“家”,哀哀哭泣。

静月找到赵谦的时候,赵谦正望着那个仍冒着烟的废墟发呆。

“先回客栈吧,有些事情得等到天亮才能办呢。”静月一见赵谦的样子,就知道赵谦是受了极大的刺激。

赵谦好象没看见静月,也没听到静月说话一样,仍是呆呆的盯着那缕缕的黑烟。

静月主动伸出手,拉着赵谦,慢慢向回走。

赵谦乖巧的象个孩子,任凭静月牵着手,乖乖的迈着步子,随静月回了客栈。

回到客栈,进了房间,刚一关上房门,赵谦就紧紧的抱住静月,开始嚎啕大哭。

他哭的那么伤心,那么绝望,就好象是失去了最珍贵东西的孩子。

静月环抱住赵谦,任由他将滚烫的泪水,透过自己的衣服,流在自己的肩头。

哭泣,赵谦抱着静月,哭得惊天动地。

他在哭自己根本没有印象的父皇母妃,也在哭从四岁以后自己面对人生的悲哀,还哭自己早逝的女儿,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孤单和寂寞,哭慢慢变坏的自己,哭自己伤害过的那些女子,哭亡在自己手中的人命,也哭出了自己的内疚和惭愧,后悔和歉意。

哭到最后,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哭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不平不愤,委屈悲伤全都倾泄出来了。

等他哭完了,静月拧了条手巾,帮他擦干净泪痕遍布的脸庞。

赵谦坐在床头,安静的任静月摆布。

静月一边擦,一边对他讲道:“这事你不用内疚,天意如此,不是凭你一个凡人就能改变的。”

赵谦听了静月这话,颇是不解,呆呆说道:“不懂,说清楚点。”

静月正要说,只听得外面有人敲门,静月去开了门,却是李秀送来了一桶洗澡水。

静月知道赵谦心情不好,难得的替赵谦脱了衣服,扶他进了浴桶。

一边帮赵谦擦背,静月这才将事情的因由娓娓道来。

双流城东边那座庙,是一座火神庙。

双流城以前并不是一座城,而一片草树丛生的山地。也不知哪朝哪代,这里才开始有了人烟。

那时的人们力量比较弱小,根本没有能力开发出这一片山地来,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来了一位红衣女子,她手持一个火红的葫芦,所到之处,百兽逃窜,蝎蚁回避,她把葫芦嘴一摘,那葫芦就喷出火来,将草木烧得干干净净。移灰填坑,推石筑路,在她的帮助下,这才建成了双流城。

这位姑娘长得漂亮,又来无影去无踪,被人们传为神仙下凡,又因为她拿了个火葫芦,双流城的百姓就尊她为火神,还为她建了这座火神庙。

时光最是消磨人,随着时间逝去,朝代更迭,双流城的人们渐渐忘记了火神,那庙也慢慢的荒芜了,成了乞丐流氓的聚集地。

前些日子,双流城一个大户失了火,烧死了几代单传的儿子,那家的老爷听了一个假道士的话,说是城外那座庙里供了妖怪,那妖怪施法放火烧死了他的儿子。那家老爷听了这话,就信以为真了,雇人扒了火神庙。

扒庙的时候,不知怎的就扒出了一个唐代的香炉,一时间人们拥蜂而至,都来庙里扒古董了,这次他们更狠,不仅将庙扒了个精光,还将神像打碎了,生怕神像里藏了东西。

双流城里有个算命先生,在大家扒庙的时候,曾经力劝大伙,说是扒了庙是得罪神灵,要糟灾的,可没有人听他的,为了挤兑这位先生,有几个地痞无赖还向那神像撒了几泡n,n完了,还哈哈大笑的问那算命先生,哪有神灵,他们对着神像撒n也没见有神灵来收拾他们啊。

那算命先生一见如此,一声不响的就回了家,当即收拾东西,举家搬走了。

第章

受了如此的侮辱,搁谁身上都受不了,何况红衣三娘子还是个云英未嫁的姑娘。

双流城如此的不敬神明,终于为自己引来了大祸。

红衣三娘子受了上旨,于昨晚亥时,火烧双流城。

但世间万事并不绝对,就如同道家的太极图一样,y鱼之中还含有阳眼,阳鱼之中还有y眼。这天旨是下了,但并非没有可挽回的余地。

菩萨受了赵谦一鞋之惠,加上静月又苦苦哀求,菩萨就将这件事透给了静月,交给了赵谦。

红衣三娘子是受了天旨,天旨上说要亥时起火,就必须得亥时,过了亥时,那就是违旨,就是罪过了,那时红衣三娘子只得无功而返。

上天的旨意,自然不可违抗,但这却于凡人无碍。

如果赵谦将红衣三娘子拦在了门外,误了放火的时辰,天庭也不能追究赵谦的过错,毕竟他只是一介凡人,不知道天旨的内容,挡了三娘子,也只能算是无心之举,这自然不会算是有罪了。

但天道是公平的,如果赵谦把红衣三娘子拦在城外了,那么将这件事透露给赵谦的静月,就得要受到泄露天机的责罚了。

于赵谦来说,如果拦住了红衣三娘子,那么他就救了红流城的万千人命,是一件大善事。如果拦不住,也没有过错,毕竟火烧双流城是天意,如果能轻易改变,那也算不得天意了。

听了静月的解释,赵谦的心中这才好受了些。

他这才知道静月和水征为什么站在窗前看着外面了,原来这两人大概都已经猜出了这事的最后结果。

赵谦想了想,不满道:“小尼姑,你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那红衣三娘子是来放火的,要是你告诉我了,我拼死也要拦住她,也不致于死这么多人了。”

静月道:“事情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如果我说出来了,天机就泄露了,这火烧双流城肯定就会改时间了,到那时,怕是算都算不出来了。再说了,鬼神之事,你可以不信,也可以不拜,但不能不敬,双流城的人是咎由自取,天理昭彰,怎么可能不报应到他们头上呢?”

赵谦还想问什么,静月摆摆手道:“不要说我是见死不救,我和水征再厉害,不过是凡人,三娘子是正神,我们拿她没有办法的。起火的时候,我们追上她也只能是请求她手下留情罢了。”

说罢,静月又加了一句:“其实你也算是有功的,若不是你拦着,耗费了大半个时辰,这双流城还不一定烧成什么样呢,怕不会是一个西北角那么简单了。”

两人洗完身上,上床歇息。

赵谦听静月这么说,心里的罪恶感总算是减轻了一些,但想起火中丧生的人们,无家可归的百姓,还有那个被抛弃在火中的孩子,仍是心有不安。

特别是那个孩子,哭的太象女儿了,一想到早夭的女儿,赵谦的心就一抽一抽的。

他紧紧抱住静月,脑袋死命的往静月的肩窝上扎,好象将头顶疼了,心中的痛就会减少一点似的。

静月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无言的给予他安慰。

赵谦在静月的温柔抚慰中,向静月讲述那个死在他面前的孩子,又讲起埋藏在心底的这么多年对女儿的思念。

两人说话一直说到天亮,静月眼都没合,就又起来做早课了。赵谦朦胧了一会儿,吃早饭的时候,就让静月叫起来了。

赵谦没睡醒,迷迷糊糊的赖在床上不想起来,静月说要去看看火灾后的样子,赵谦一听到“火灾”,立时就没了睡意,利索的爬了起来。

匆匆吃罢早饭,一行人就奔双流城西北去了。

到了火灾现场,大家就都沉默了。

一夜之间,千余间房子就被大火烧成了平地。

满目的焦黑,一地的狼藉。

有好多人在已经烧塌了的房子上翻找着,看看还能不能找出点有用的东西。

大街上,满满的全是无家可归的人。一些人在地上铺了件衣服,就直接躺在大街睡觉了,这中间,还有许多孩子。

更多的人坐在路边,望着那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园沉默流泪。

赵谦虽说父母早逝,没人宠爱,但毕竟是皇家血脉,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长这么大,从没受过苦,挨过累,当然更没有看见过如此巨大的灾难。

当看见这么多人一夜之间失去所有,变得一无所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是,这场灾难还和自己有关,赵谦对着这些人,心中隐隐的还是有些愧疚。

“小尼姑,你和水征看看能不能帮他们点忙吧,我带李秀他们去衙门。”赵谦的语气很沉重,也很坚决。

静月问道:“去衙门做什么?”

“我和当地官员商量商量怎么赈灾,你们别走太远,不然我回来找不到你了。”赵谦嘱咐完静月,带着李秀他们走了。

这还是平生第一次,赵谦发自内心的想帮助老百姓,为老百姓出头办事。

按宋朝的地方官制,这双流城属于一个县的县城,当地最高的官员就是县尉了。赵谦亮出了王爷的官衔,自然被恭恭敬敬的请进县衙去了。

赵谦直接摆明了来意,询问县尉打算如何赈灾,安置灾民。

那县尉说话很恭敬,也很得体,但说了半天全是空话,绕来绕去,最后将话绕到重点上了:缺钱。

赵谦知道让一个县承担建房,安置费用,确实有些困难,但若要朝廷拨钱,必须要层层上报,然后朝廷层层回批,这一来一去,时间可就长了。再说了,县尉上不上报还不一定呢,县内失火,烧房千间,这要报上去,最轻也得个治理不利的罪名,于仕途有碍啊。赵谦估计县尉会偷偷将这事压下来,胡乱给灾民们发几吊钱应付了事。

赵谦琢磨了一下,然后问李秀:“咱们还有多少钱?”

李秀回答:“十三万两多一点。”

这次来西川,路途遥远,赵谦就让李秀多带一些盘缠,再加上他还想浏览名胜古迹,这钱自然就带得很多了。赵谦虽然是个王爷,没有实权,但他名下挂了好多的闲差,每份都领官俸的,再加上别人孝敬的,皇兄皇嫂赏的,赵谦不说富可敌国,也是富的流油了,平时拿万八千两银子根本不当钱。

赵谦道:“留下十万两银子赈灾。贵县,我丑话说前面,这钱只能用在灾民身上,帮他们盖房起屋,每户最少给十两营生的费用。你若敢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休怪你家王爷翻脸不认人。”

县尉一见赵谦掏钱,自然是喜出望外,连连保证不会贪污一个铜钱。

赵谦还不放心,派了个手下人监督县尉。他心眼多,生怕这个手下人被县尉收买了,临出衙门还一个劲的吓唬人家呢:“那县尉要是贿赂你,你爪子干净点。别心存侥幸,你想想王妃的神通,你瞒得过她吗?”

赵谦在县尉身边打好了埋伏,这才告辞而去。

灾后重建的事交给官府去办就好了,赵谦他们留在这里,也帮不上太大的忙了。

在双流城又逗留了两天,一行人又上路了。

这次路上没有再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一路行去,颇为平静。

倒是有天早晨,静月忽然向赵谦道喜:“恭喜敬王爷,玉红册上又添新功。”

赵谦十分惊讶:“不会吧,我没有拦住三娘子,有什么功啊?”

静月笑道:“捐钱十万两,安置数千灾民,这还不是大功么?”

赵谦欢喜异常,急忙撸起袖子去看寿元线,只见到黑黑的善恶流,果然向下降了一大块。

“早知道捐钱就能增寿,我早就捐了。”十万两银子买来十几年的寿命,值啊!

静月却道:“你若存了这心思,捐百万千万都没用,这次赈灾,你是真心真意,发自本心,没有一点邀功的意思在里头,自然会名垂玉红册。若你以为花钱就能买来寿命,减轻罪孽,可是大错特错了。”

赵谦这才真正明白了,只有心存善念去做善事,才会积累到功德。于是,越发殷勤的向静月请教做善事的事情,还恢复了和静月诵经的习惯。

静月只是叫众人向西走,具体去哪,谁也不知道。她明明没有来过西川,到了此地,却好象极为熟识一样,一到岔路口就能清楚的指明道路。

八月初六这天,他们在静月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叫魏家庄,村子不大,只有七八十户,这村里最富裕的一户人家,是一位曾经在朝廷当过官的魏老爷。

这位魏老爷自幼武艺超群,曾投过军,勇猛刚烈,军功显著,曾被提拨为副将。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可惜这位魏老爷太过耿直,看不惯有些人作威作福,早早的就退居乡里了。

进了魏家庄,静月叫赵谦他们在村外等候,自己下了车,要独自去拜会魏家。

十年未见,不知师父变成了什么样子。想着师父的样子,静月竟然有了些许的期待和激动。

开启了天眼,静月径直来到了魏老爷家门口。

远远的,静月就瞧见门上那四个大字了:川蜀魏家。

魏家的样子果然和静月梦见的一样,高高的门楼,宽阔的大门,大门旁边,果然贴着那副梦中的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

没错,就是这家。

高门大院,如何见到师父呢?

静月也没上去敲门,而是拿出了那个白玉木鱼和小玉槌,静立魏家门口,笃笃的敲起木鱼来了。

敲了大约半刻钟,只听得脚步声响,有人出来应门了。

第章

大门响处,却是一个老仆人探出了头,看见静月站在门外,惊奇道:“我家小公子说有人在敲木鱼,还真有,怪了,我怎么没听到呢。”

静月上前行礼道:“佛渡有缘人,既然小公子能听到我的木鱼声,还请老人家禀告一声,贫尼静月求见。”

老仆人打开了门,恭敬道:“小师父快请进,我家小公子有言有先,若是门外真有高人,快快请进。”老仆人领了静月,进入了魏府。

魏府很大气,可能和魏老爷是个武人有关,整个府第不见一丝旖旎文雅之色,大开大阖,豪壮开阔,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个豪爽义气之人。

甫一进入房间,静月就看见了师父。

一个眉目清秀,身材纤细的男孩子正坐在书桌前,脸色苍白,形容消瘦,一看就知道有不足之症。男孩子面前放了本《地藏经》,自己正拿了笔,仔仔细细的抄写经文。

这男孩子就是妙凡师太的轮回转世,这一世,妙凡师太得了男身。

静月跪倒在地,向他行拜参见师父的大礼。

那小公子站起身来,却是闪向了一边:“这位师父,因何向我行此大礼?”

静月知道经过转生,师父已是忘却前尘,只因修行深厚,一点灵识未闭,还保有前世礼佛念经的习惯。

静月转向老仆人道:“老人家,我与你家公子有几句话要讲,还请老人家回避一下。”

老仆人看向他家公子,见小公子点了点头,这才退去了。

“这位师父,有话请讲。”

静月望着他道:“师父与静月有个十年之约,师父忘记了?”

小公子被静月这话说的楞住了,十年之前,自己刚刚出生而已,怎么会和这位小师父有约定呢?不过看她的样子,不象是瞎说的,而且,自己看见她,确实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他正在沉思,却猛听得耳边一声大喝:“莫忘前因,莫失本性!”

小公子吃了这当头棒喝,浑身一颤,头顶一凉,好象有什么东西哗的一下灌入了脑中。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向静月笑道:“十年不见,小静月已是长大成人了。”

静月知道师父已经回来了,立即又跪了下去,重新参拜师父。

这一次,妙凡师太却是没有避让,受了她的一拜。

见礼完毕,妙凡师太目不转睛的盯着静月,看了好大一会儿,连声赞道:“好!好!好!你守住了一颗菩提心,没有堕入红尘中,为师放心了。”

静月却道:“是静月累及师父了,要不是因为静月,师父也不会再轮回这一世。”

妙凡师太慈祥的看着静月,没有半点的后悔与波动:“不关你的事,是我自己太过执枉,生怕你被世俗迷了心窍,却不知世间万物,自有缘法,我太过强求,业障深重,这才修不成正果的。”妙凡师太现在是小男孩的样子,虽然慈祥的目光从一个孩子眼中闪出有些怪异,但在静月看来,不管是哪个样子的师父,都是可亲可敬的。

妙凡师太又接着说:“我刺瞎了你的双目,累你受了二十年失明之苦,现在,是时候了结这段因果了。”

静月忙道:“我不怪师父,对我来说,眼睛瞎不瞎没有太大妨碍。”

妙凡师太笑道:“痴徒儿,不了这段公案,师父如何得证菩提?你不需多说,师父自有安排。”说罢,妙凡师太抬起手来,向自己双目之中凌空抓了两下,张开手来,却是两颗蔚蓝色的泪珠。

妙凡师太走到静月面前,将那两颗泪珠滴入静月眼中,泪珠迅速渗入,弥漫了静月的双眼,片刻之后,那已经散开的泪珠却逐渐向静月的瞳孔中凝聚,在瞳孔之中,又结成了一个小米粒大小的瞳孔。

静月的眼睛,赫然变成了双瞳!

“关合天眼吧,试试用这双眼睛看看我。”妙凡师太微笑着看着静月,那两颗眼泪离了她的眼睛之后,她那双原本明亮的眼睛,却已是变得黯淡无光了。

静月缓缓的睁开了眼睛,明亮的阳光有些刺眼,她这初次见到光明的眼睛很不习惯,她那双大眼睛不由的眯了起来:“怪不得人们都愿修天眼呢,这双r眼,确实没有天眼好用。”

妙凡师太还是第一次听到静月说出这种类似抱怨的话,不禁笑了:“傻孩子,习惯了就好了,你处在俗世中,还是用r眼去看尘寰比较好。”

适应了阳光后,静月这才看清了面前的妙凡师太的样子,静月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师父,你的眼睛。。。。。。”

妙凡师太笑道:“无妨,为师在地藏菩萨面前念十年《地藏经》回向给你,只需十年,为师的眼睛就会重见光明。”

了结了这段因果,妙凡师太忽然问静月:“你找到你要去的地方了吗?”

静月想了想,却是摇了摇头:“徒儿的修行还不够。”

妙凡师太道:“你是个有去处的。”

自己是个有去处的?

静月不太明白妙凡师太的话,她本想再请教一下,却听妙心师太又说道:“你我师徒今日缘尽,你去吧。”

静月早就知道自己和师父只有这一面之缘了,可真到了这分别时刻,心中不禁伤感万分,不由的垂下泪来。

妙凡师太挥手道:“你我方外之人,不要学那小儿女,做出哭哭啼啼的样子来,还不快去!”

静月又向妙凡师太磕了几个头,这才起身告退。

出得魏府,静月去和赵谦他们会合。

走在路上,想到妙凡师太的利落洒脱,静月不由叹道:自己终归还是不如师父,还是没有师父那般悟得解脱。

赵谦心细,一看静月微红的眼眶,就知道她肯定是见到了她师父,而且,还因为再一次的分别伤感了。

两人上了车,一行人又循了来路往回走。

赵谦知道静月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自己慢慢的平静,他也不说那些表面上的话,只是伸手搂住了静月:“回杭州?”

静月点点头:“嗯,回吧。”

赵谦想让静月忘掉和她师父分别的伤感,故意捏着静月的下巴调笑道:“小尼姑,我为你辛苦了两个多月,你可怎么报答我啊?”

“再教你背一部经。”

赵谦听了静月的话,差点没吐血,使劲的掐着静月的脸蛋,不满道:“小尼姑你太不上道了,你应该这么说:‘小女子无以为报,只好以身相许。’”

静月挺给赵谦面子,吃力的笑了笑,摸着赵谦的脸轻声道:“辛苦相公了,等我多念些经,为你祈祈福。”

难得静月主动的触摸自己,还说的这么温柔动听,赵谦简直都有些受宠若惊了,他还没来得及表示惊讶,又发现了另一件事,他失声尖叫道:“小尼姑,你的眼睛看得见啦!”

静月又想起了妙凡师太那双失明的眼睛,不由的又有些失落,她又怕赵谦担心,强笑道:“嗯,好了。”

赵谦虽然觉得静月的眼睛恢复的蹊跷,不过他敏感的注意到一提这事,静月就有些勉强,他也就识趣的放过了这件事,不再提起了。

静月也不想再说这事,于是问赵谦道:“你好歹是个王爷,出来这么多日子,不怕你皇兄怪罪你么?”

赵谦一根根的掰着静月细长的手指,回答静月:“怎么会,他巴不得我离他远点,少给他惹点事。小尼姑,咱们晚点回去吧,我挺喜欢咱们现在这种日子的,有山有水,有吃有玩,还能帮人降妖捉鬼,看,还能增寿,这多好啊。”赵谦撸起袖子,让静月看他胳膊上的寿元线。

静月在他的寿元线上摸了摸,对赵谦道:“我早就给你讲讲关于增寿的事了,我发现我可能给你了一个错觉,让你觉得捐了钱就能买到寿命,其实不是这样的。增寿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做善事,二是修身。做善事又分成三种,按佛家来讲,就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就是捐钱。法布施就是给别人讲法,将你的善言感悟讲给大家,或者印一些经文,广传佛道。无畏布施就是在别人危难时,你没有怕的想法,只有救人的念头,这就是无畏布施。”

赵谦仔细的听着,嘴里念叨着:“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静月道:“你为双流城捐了十万两银子,就是财布施了。为了救那个女孩子,你扑向火场,就是无畏布施了。因为你做了这两项善事,所以你的寿元线就起了变化。”

赵谦点头道:“我明白了,诚心做善事,才能增寿,我正好误打误撞做了增寿的事,所以善恶流才个下降,寿命才会增加,是吧?”

“对,正是如此。第二个增寿的方法是修身。修身就是对自己善。”

赵谦c嘴道:“我一直对自己很好啊,我吃得好,穿的好,住的好。”

静月道:“对自己善,不是说的吃穿住用。你就是一个对自己不善的人。你受过伤害,做过错事,却不思悔改,破罐破摔,这就是对自己的不善。懂得宽容,懂得珍惜,懂得敬天地,孝父母,友兄恭弟,和睦夫妻,增加福泽,这才是对自己善。”

一席话,让赵谦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寿命不是花钱能买的。

静月见赵谦听得认真,继续说道:“做善事,并不能抵消罪恶。简单说吧,你杀了一个人,然后再救一个人,并不是说你就没有罪过了。因是因,果是果,你杀的人,少不得找你偿命,你救的,少不得要报你的恩,这两者,并不能相抵消,也不会相冲突。”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同志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就说出来,我可能写的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勇于纠正。

第章

赵谦本来还以为这次又救人又舍财的,肯定能抵消掉几条人命呢,现在又听静月的意思,好象抵消不了,顿时就着了急:“小尼姑,那我害的那些人命怎么办?”

静月道:“太深奥的佛理我讲了你也听不懂,我就简单点说吧,两条路:一是忏悔,二是诵经。你在菩萨面前发下誓愿,真心忏悔,以后不会再犯,还要虔诚诵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果报也分很多种,并不是说你害了一条命,就一定要拿命来赔。

我记得以前师父曾经讲过一件事,曾经有张李两位施主一起做生意,有一次赚了很多钱,这李姓施主就动了贪念,将张姓施主谋害了,回到家中,他向张施主的父母说张施主是溺水而亡。张施主一家大小,就指望着张施主养家,现在张施主一死,失了银钱来源,一家人饥饿欲死。张家无奈,就要将张施主的妻子卖了换些钱财。在一家大小要分离的时候,被这李施主看见了。

李施主看见因自己一贪之念,这张家就要妻离子散,不由的就后了悔。他立刻将本应该属于张施主的钱还给了张家,保全了张施主的妻子没有被卖。然后他将张施主一家接到自己家中,向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供养着张施主的父母,对张施主的儿女也视如己出,十几年如一日,从来没有过怨言,等张施主的儿女长大了,还为他们各自成了家。

张施主的父母很感念李施主的恩情,两位老人家要向李施主磕头拜谢,这李施主自然不敢受这一拜,当下就对张施主的父母说出了谋害张施主的实情。张施主的父母自然为儿子的死感到伤心,但这十几年来,如果没有李施主,他们一家就要家散人亡了。张施主的父母想起李施主的好,就原谅了李施主。

当天,张施主的父亲就向张施主的牌位祷告说:李施主虽然杀死了你,但这么多年来,就如同你在世一样,替你养着父母儿女,冤家宜解不宜结,他诚心悔过,你就不要再怨恨他了。当天夜里,李施主就梦见了张施主,张施主对他说,你替我供养了老人,保全了妻子,抚养了孩子,我不再让你偿命了,只要你将我的尸骨运回故乡埋入祖坟,咱们的债就彻底了结了。”

静月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可见只要你诚心要解冤仇,并不是一定要偿命的。你不用太过失望,上苍对悔过的人还是宽容的。你诵《地藏经》一部,就能招来你的冤亲债主,你诵完经之后,回向给他们,也许会慢慢的还掉一些债。”

赵谦一听还有得救,不禁喜出望外:“念,我一定念。等回了杭州,我去找找被我害过的人,给他们家属一些钱,让他们过的好一点,没准他们也就不怨我了。”

静月对赵谦是无言了,这个家伙,总是以为钱能解决问题,仗着自己有点钱,恨不得用钱将全世界的人都砸死,唉,还是没有真正的醒悟啊。不过知道了赎罪,也算是大有长进,也不能太过强求,有些道理以后再慢慢讲给他听吧。

赵谦还自以自己的方法不错,自己于茫茫沙漠之中,又看见绿洲了,于险险危机中,又看见生机了,自己美的不行,心情愉悦的拽着静月的手说道:“小尼姑,我还要生儿子呢,快告诉我怎么才能生?”

“求子要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求送子观音送个孩子给你。还要念《地藏经》。我以前见求子的施主们都是在菩萨面前发下誓愿,念《普门品》五千遍,《地藏经》五百遍,你不妨一试。”

赵谦挠头道:“五千遍,太多吧?”这个性子,标准的会享福,不吃苦类型的。

静月道:“《普门品》很短的,一天念几十遍绝对没问题。你若诚心去念,菩萨肯定会送个孩子给你的。”

赵谦心一横,手一拍:“小尼姑,我念了,你教我吧。”

静月不知从哪摸出了个观音玉坠,浅绿的颜色,精致的雕刻,玉质也很好,赵谦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玉石。静月道:“这个坠子是我小的时候,一位女施主舍与我的,我留了也没什么大用,你戴着吧,这是开过光的,我师父亲自加持的,可保你平安。你若有什么誓愿,就和它说吧。”一边说,一边帮赵谦挂在脖子上了。

赵谦摸摸那玉坠,问道:“小尼姑,我现在向菩萨立誓,要背那个《普门品》和《地藏经》行吗?”

静月点点头:“可以,只要你心诚,菩萨就知道的。”

赵谦双手合十拜了拜,虔诚祷告道:“菩萨呀菩萨,弟子赵谦想要个儿子,现在向您保证念《普门品》五千遍,《地藏经》五百遍,望菩萨大慈大悲,送个孩子给我。”

菩萨求完了,赵谦立刻付诸行动,让静月教他念这两部经书。

《普门品》不长,赵谦只用半天就记住了,倒是《地藏经》颇长,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记得住的。

两人就这样一个教一个学,日子倒也很好打发。

这天晚上,众人投了宿,团团坐在客栈里吃晚饭。

静月茹素,赵谦为了求子,也暂时告别了荤腥,好在他对口腹之欲不是很在乎,看见别人大鱼大r,他倒也没觉得馋得慌。

一边吃饭,李秀等人一边讨论这一路上发生的那些事情,听着听着,赵谦忽然放下饭碗向静月说道:“从双流城出来就没遇到过好玩的事,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无聊,小尼姑,要不你捉两个鬼来给我玩玩?我是个勤快人,可闲不住啊,唉,你说怎么就没人出点事,让王爷我来管管呢。”

这厮的嘴比拘魂咒还管用呢,话音未落,只见门外涌进了好些的人。

静月瞟了赵谦一眼,赵谦张大个嘴,楞楞的望着那些人,半晌,他一拍大腿:“小尼姑,我想让咱们大宋收复北方,你说这事能让我说着不?”

来的这些人,是衙役里的公差。十几个人进来后,迅速分成两行,站在门口旁边。有一男一女下了轿,看似象是一对夫妻。

男的虽然没有穿官服,但以公差们的恭敬和这个排场来看,应该是本县的县尉。现在静月他们在的这个客栈,和双流城所在县毗邻,所以,这个县尉并不是赵谦给了十万两银子的那个县尉。

县尉穿了一身便服,衣服极为朴素,灰色布衣,黑色布鞋,都是半旧的。年岁也不大,大概三四十岁,人长得也很周正,只不过太过瘦弱,看起来颇似个穷酸秀才。

那妇人也是三十上下岁的样子,身材微福,双眉弯弯,眼中天生的含着笑,看上去极带人缘。

这两人打量了一下吃饭的众人,就将目光锁在静月身上了。

两人走向前来,向静月施礼道,那县尉道:“杨玉顺携妻韩氏拜见这位师父,扰了师父用饭,还请师父见谅。”

静月放下筷子道:“无妨。”

见静月如此冷淡,杨玉顺拿不准静月是生气了还是没生气,说话间,就有些犹豫了。

旁边的韩氏怕冷了场,连忙道:“这位师父,我们夫妇有事相求,这里人多嘴杂,能否借一步说话?”

静月起身道:“楼上有房间,那就上去说吧。”

有又好玩的事了,赵谦怎么可能错过呢,他跟在静月后面,也要跟着上楼。

那杨玉顺看着赵谦,为难道:“这位公子还请留步。”

一个小小的县尉,赵谦哪会放在眼里啊,当下不耐烦道:“我跟着我娘子,你管得着吗?”

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有人这样横,这杨玉顺心中就有些不得劲,刚要喊人拦住赵谦,就听那个尼姑说道:“他是我相公,不碍事的。”

杨玉顺大吃了一惊:“尼姑也能成亲?”

静月道:“我已还俗,自然能成亲。”

这是人家的私事,杨玉顺也就识趣的不再问什么了。

四人进了房间,赵谦大摇大摆的就坐下了,连个客套话都没说。倒是静月说了句:“二位请坐。”

杨玉顺和韩氏也没坐,两人只是用怀疑的眼光不断的打量静月,好象不相信静月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一样。

赵谦是看热闹的,此时他眼睛滴溜溜乱转,正在琢磨这对夫妻的来意。而静月却是沉默惯了的,静坐安然,只等那夫妻二人说话。

一时间,没人开口,屋中反倒安静了起来了。

过了好久,韩氏先开口道:“这位师父,我有一事相求,还请师父帮我指点一条明路。”

静月道:“请讲。”

韩氏看了赵谦一眼,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我和相公成亲十几年了,几次有孕,孩子都没能保住,求遍了名医,都说我身体无病,只是不知为何,这胎儿却总是保不住。恳请师父垂怜,帮帮我们夫妻。”

一听还有和自己同病相怜没孩子的,赵谦在旁边忍不住笑了:“她又不是大夫,你找她有什么用啊?”

那韩氏红着脸道:“我们也不知道这位师父能帮上什么忙,只不过。。。。。。”好象有难言之隐一般,说到这里,韩氏就卡住了。

“只不过是有人指点你们来的,是不是?”静月替她将话说完了。

杨玉顺和韩氏不可置信的齐齐叫道:“你怎么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不要催,我的进度不慢了,平均下来绝对是一天一章,即便哪天不更新,后来肯定会补上的。

我不是专业写手,也有事情要做的,不可能天天泡在电脑前面写这个的。

不要催我,催得太急了我就会着急,写的时候难免就会有应付,质量就没了保证。就象《随遇而安》一样,大家催的急了,我就匆匆做了个结局,结果自己都不满意。

再说了,写这篇文要查很多佛教资料的,而佛教的东西又大多比较难懂,我还尽量把它编进故事里,有困难啊。。。。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