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难得糊涂(1/1)

“你们领导是……”

杨定有些解,自己在锦州市肯定不认识什么领导,如果说是丰台县商务局的人找自己,不可能这么高的规格吧。

因为从杨定的观察发生,这个传话人相貌堂堂、衣装光鲜,绝对是个有身份的人,气场底气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来历,杨定在官场上也算是有一定的见识,所以知道这个人职务不会低。

能让他来传话,他背后的领导一定不简单。

男子回答道,“去了杨镇长便知道了,对吧。”

此时会场内有一名经济学研究员正在作讲话,杨定也没再多问,站了起来,“赵雅,你在这里等着我,要是散会了我还没回,你给我打电话,我去一去。”

经常会碰上这种古怪的事情。

上回也是,陈涛打来电话,严崇喜很神秘的请自己在伯森酒店吃了顿饭,不过当时杨定并不知道严崇喜的身份。

这次感觉同样是那样的神秘,不过杨定知道,自己很快要见的领导,级别肯定比严崇喜高。

穿过通道,杨定走出了会场,经过一座小桥,来到了财富中心大楼的主楼。

企业家座谈会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作为主管全省经济新上任的副省长,汪正东不能在此久呆,下周便会返回省政府开始日常工作。

今天是呆在财富中心大楼的最后一天,汪正东要了一份花名册,想看一看参会的人员明细,包括杨定那类私下组织考察的,进入会场以后都进行了登记。

于是汪正东很容易看到一个经常在他耳朵提及的名字杨定。

仔细看了看人员的信息,丰台县三桥镇,汪正东很容易联想到这个人,便是老婆的干儿子,紫涵的干哥哥。

汪正东拿了手镯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也正是他可以平步青云,短时间当上副省长的原因,所以汪正东不排斥与杨定见上一面。

之前答应汪紫涵,手镯发挥了作用便认可杨定,不过汪正东心里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只是对老婆、女儿的做法不再反对,因为机缘巧合,杨定送来了手镯,而自己用这手镯完成了一件大事情。

至于何时真正接受杨定,汪正东还得严格考核,今天便可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领导,杨定来了。”

汪正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门“啪”一声关上了,将杨定送来的人已经离开,杨定看着这间华丽的房间,很便将目光集中在眼前的男人身上。

怎么是他!

杨定此刻心里起着千重浪,什么情况,这不是汴江省的副省长吗,头一天自己还在会场的角落听他讲话,那时的距离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此时两人距离约三米,不过杨定心中的敬畏比当天高了三倍不止。

“汪省长,您好。”

不知道说什么,杨定只能由衷的热情打招呼,副省长离他实在是很遥远的距离,杨定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听听大领导找自己的缘由吧。

这个房间并非是办公室,更像是一间会客厅,沙发、茶几、投影电视、小会议室……

汪正东坐在沙发上稳如泰山,仿佛他的一举一动便有着排山倒海的威力。

“杨定?”

杨定木愣的点点头,“是的汪省长。”

汪正东点了点头,目测的第一印象还行,看上去挺有实干神,很爽朗的年轻人。

汪正东指了指附近一个单人沙发座,“坐下说话。”

杨定缓缓向汪正东指定的位置走去,根本不敢忤逆汪正东的意思,两腿有些发软,并非是恐惧的感觉,而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杨定认为每一个步子不能走得很平稳,落脚以后小腿有些往下坠的感觉。

五秒时间,杨定总算是坐在了沙发上,感觉像过了很久,因为他并不知道,汪正东究竟为何召见他这个小人物。

杨定感觉身体热呼呼的,不仅因为房间内有空调,更因为杨定心里的激动和紧张,其实脱掉外套会好一些,不过杨定好像没有勇气这么做,因为汪正东并没有指示他把外套脱下。

此时杨定呼吸都均匀起来,呼吸声音不敢太大,怕惊忧了房间内平静。

记得老婆讲过,她干儿子是房管局工作的,这个杨定是在三桥镇,不可是同一人的可能性很高。

汪正东有种直觉,这个男子不管是气质、长相还有年龄看来,都符合他的感知。

“杨定,你一直在丰台县的三桥镇?”

等了一会儿,汪正东终于说话了,杨定也长长吐了口气,再不说话,自己快要闷死了。

杨定不知道汪正东问话的用意,总之领导问什么,他便答什么就行了。

“是的……,哦,不是不是,我调到三桥镇的时间不长,以前在丰台县房管局工作。目前是三桥镇副镇长,主管我们县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杨定确实很紧张,差一些就回答错误,此时脑海里的空白慢慢的被填满,讲了一句话,身体也开始放松着。

汪正东已经进行了最终确认,是这个年轻人。

丰台县的此次改革汪正东清楚,所以他在想,杨定这个年轻人居然可以主管改革试点工作,是祈子君暗中推波助澜,还是他确有才华,看来得考考他才行。

汪正东以前看过改革方案,所以针对几项重要的问题,让杨定发表自己的观点。

要是问别的事情,杨定可能会稍加思索,不过问到改革试点,杨定可以这么说,整个丰台县几乎没有比他还要熟悉的人,不仅是方案和细节,包括试点镇自身的情况,杨定都一清二楚。

所以回答起汪正东的每一个问题,包括这次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和难题,杨定全都对答如流,就像是提前做过准备一般。

汪正东非常满意杨定的每一个回答,可以摸透政策,可以熟悉区域内的大量情况,已经说明了杨定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优秀领导干部。

汪正东来了兴致,讲出一个故事。

甲乙两人分别担任相邻两县的书记,两县都有一条大江横穿,拥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甲到任后兴修水利,消除隐患,乙到任后建房修路,政绩显著。

数年后大水,甲领导的县固若金汤,农业大获丰。

相反,乙领导县损失惨重,但乙作为县委书记,组织各方力量日夜奋战,电视铺天盖地宣传。

最后,洪水退去,省市抗洪表彰大会上,乙获得嘉奖,而后晋升提升为副市长,甲一无所获。

故事讲完以后,汪正东感叹的讲首,“甲老年时候,泪水纵横仰天长叹,既生甲何生乙!杨定,这个故事你怎么看。”

汪正东所讲的故事很容易理解,一个领导为民做实事,任何事情抓住了重点来做,另一个领导只知道捞政绩,做的事情围绕政绩工程。

最后一个因为有前瞻性的大工程保住了县城,另一个则没做实际的工作县城被洪水冲击。

结果令人震惊,做了好事的领导原地踏步,没做什么好事儿的领导却因祸得福,这简直是一种深深的讽刺。

杨定想来很有道理,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没办法,你不闹出什么动静,怎么让上头的领导注意到你。

虽然很矛盾,问题也很尖锐,不过杨定的答复是那样的坚定。

“汪省长,您让我来选,我这样说吧,我现在的身份仅仅是副镇长,我支持甲的做法,哪一天我真有机会成为当上甲的职务,我同样会这么做,从政为民不为己,我愿为民鞠躬尽瘁!”

神马都是浮云,既然为官一任,自然得造福一方,要不有何必要当这个官儿,成为党员干部的初衷变了,整个社会和国家怎么进步。

汪正东当然不会因为杨定的一言片语就认为杨定是个新时代的能吏。

汪正东说道,“好,希望你可以记住今天的话,任重道远,难得糊涂……”

杨定离开了,又是一次摸不着头脑的谈话,不过和上回见严崇喜不同,这次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召见自己的原因呢,杨定什么也不知道,最后思考着“难得糊涂”四个字,回到了会场当中。

是啊,其实为民做事儿不一定可以捞政绩升官,不过很多官员都愿意这么做,他们难道不知道怎么样做可以打造一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捷径吗,他们知道,这些清官、能吏都知道,只是他们“难得糊涂”。

白展鸿对改革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彻底转变,白维维当然得惟命是从,不过镇里分管改革试点的副镇长不在,工作推动确实很缓慢。

根据白展鸿的意见,镇得必须马上成立一个专职的办公室,全权做好此项工作,把以前镇里各个办公室管各管一摊儿的现象进行颠覆。

所以三桥镇需要杨定马上回来。

一个项目没谈成,只是见到一个泰国商人,没邀请一个领导吃饭喝酒,却莫名奇妙受到了副省长的召见。

杨定怀着十分戏剧化和喜剧化的心情,与赵雅回到了三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