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寺院的俗事4(1/1)

序职的意义,除了决定位次先后,也包含了一些应尽的职责。香灯负责布置佛坛、扫地;在禅堂中,还要传递茶水到僧众的座位。侍者则轮流在衣钵寮伺候方丈。记录在理论上要摘记方丈或首座每次说法时的要点。烧香们要在每次说法前,供香并作九拜。祖侍们则没有这样的固定职责。通常在他们中间,有的充任“悦众”的列职,也有的在各种仪式上担任职务。

在西序,司水与香灯一起工作。参头、知藏、藏主都没有规定的职责。但是,在列职中管理藏经楼经书的“藏主”执事僧,都是从这些有藏主序职的人员中选出的。同样,在列职中有书记职称的称为“书写的书记”,因为他们在库房中管理文件,或者在客堂写布告。这些“书记”也都是由有“书记”序职的人员中选出。

班首,就是首座、西堂、后堂与堂主,他们担任教导僧众如何修行的工作,合称为“四大班首”。实际上,指导修行的仅仅是“禅堂的班首”,那些仅有班首的序职,但在禅堂外任执事的称为“外寮班首”。

序职是永久性的,比如一个烧香,出外20年后回寺,仍是一位烧香。另一方面,列职的任期只有6个月。在任期末,每一执事都辞职,但他们辞的是列职而非序职。他保持自己的序职,直到再升一序职。

职务变动

每年阴历的正月十六和七月十六,就是新的“期头”,所有执事僧人的“列职”宣告期满。寺内所有的执事们,除了方丈以外,都在当月的初八退职。一星期后,他们的辞职正式生效。那些有书记或书记以上序职的人,都向方丈提出口头的辞职。而低于书记序职的人,则向大知客或维那辞职。

当然,方丈早在几个星期之前就已经考虑人事上的变动,而且已经同长老们、退居方丈、首座和都监等人商量过。在当月初九,方丈便会任命一批新的高级执事,其中包括大知客和维那。

在初十和十一,大知客召集禅堂以外各部门所有序职在书记以下的执事,也像方丈一样,接受他们的辞职,然后任命新的执事人员。实际上,许多时候执事人员的名单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在大知客决定各部门服务人员之前,他必须先获得各部门主管的同意。比如,要任命库房所属的库头,他必须先与都监和监院商量;任命衣钵寮的衣钵和汤药,他得征求方丈的意见;至于厨房人员,则与典座商量。在禅堂中,维那也是同样地处置禅堂执事。

在该月的十二日,新的人事名册正式公布。在这一天早上,方丈室会有一个茶会,邀请所有书记及书记以上序职的僧人出席。在茶点后,方丈宣告所有序职所任命人的名单,并在客堂外贴出。这样,每个人都知道了自己在下一期(6个月内)所做的工作。在十六日的早粥后,各自就任新的岗位。午时在斋堂中,僧人们便按照新的序职位次排列。

任何已经具有书记或书记以上序职的僧人,就有权利退休。方丈必须给他分配一间寮房,让其安养天年。

职称变动

和任何世俗的组织单位一样,寺院执事僧的序职也是可以逐渐攀升的,这称为“升序”。在每年二月、八月的初十,方丈要召集班首、都监、监院、维那和大知客出席“议职”会议,商量升序问题。方丈提出所有升至书记或书记以上序职的升序者名单;大知客则提出那些在书记以下的升序者名单,维那则提出一张所有参加禅堂的僧众名单。任何出席者都可以对所提升序名单提出异议,不发言则算表示默认。

在每一次议职,知客都将所任命的序职及列职登入“号簿”。包括每一住僧的法名、原籍、年龄、剃度师名、剃度地点及日期、受戒寺院及戒龄。所有这些,以后要照抄登入《万年簿》中,这是全寺一件重要事务,要逐年连续不断地记录。

一般来说,低级执事僧一般要连任一两期序职,高级执事则要连任两期或者更多,然后才能升序。任何人如果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或者严重地触犯了寺规,他便只好以“离寺”作为自罚。他若不自动离寺,则由监院或都监,甚至方丈亲自命他离寺。自然,与其被赶走,不如自动弃单,可以少失一些面子。

通常升序是有一个范例的。每一个人都要从最低层开始。一般先在禅堂做侍者。在禅堂至少要做满一个冬期,从七月十六日到正月十五日为止。许多人都喜欢做1年到3年的“清众”(普通僧人),然后陆续成为侍者、记录和烧香。记录、烧香中表现出才干和成绩的,可能被请为列职中的“悦众”。悦众从5人到10人不等,轮流帮助维那管理禅堂。其他僧众则可能离开禅堂,成为库头、厨子等。

序职和列职的体系不仅繁复,而且对任何一位法师精神方面的进展也是一种妨碍。他所需要的乃是专修,而不是升职。可是,对于一个寺院,一个严格的团体组织乃至经济单位而言,要保持恒定的秩序,序职和列职又是必不可少的。列职常是一种职责,而非权利。许多僧侣从来不曾做过执事,而只是在禅堂或念佛堂中度过了整整一生,他们甚至有些不懂什么是序职和列职。只有那些住在大寺庙的,而且有负责地位的僧人,才明白这些名词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