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家的程序1(1/1)

僧人非等同和尚

我们现在所说的“和尚”也就是指“男性佛教僧人”,其实,这是一种误称。“和尚”的原意基本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高僧”,并非每个出家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和尚”。不过,既然这个词已如此深入人心,我们也就不妨入乡随俗。在此书中,除非特别指明,“和尚”就相当于“僧人”。

那么,什么是“僧人”呢?

“僧”并不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随着佛教的传入,从印度传来的一个外来语。《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

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尊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日桑门,亦声相通,总谓之僧,皆胡言也。

这条记载说明了成为僧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剃落须发,释累辞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出家”;另一个条件是“结师资,尊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也就是常说的“受戒”。只有经过了出家和受戒这两个过程,一个普通的人才能成为一名佛教僧人。

名目繁多是称呼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对于出家的佛教信徒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称谓,这些称呼语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现在简单介绍几种:

僧。僧是梵文音译“僧伽”的简称,意译是“和合众”,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看,僧其实是一个集体的称呼。所以有些佛学研究者就提出声明:一名出家人不能称为“僧”,就如同一名战士不可以叫做“军队”一样。《南山钞》说:“四人以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也就是说,四个人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这样的组织才能称为“僧”。

僧的“和合”有两层含义。一是“理和”,是指僧人有共同的追求,都希望通过佛教修行,达到断绝尘世一切烦恼而归于清净寂灭的境地;二是“事和”,就是说僧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共同的心理和喜乐,表现为六个方面:(1)遵守戒律,依律修行;(2)因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有相同的见解;(3)共同和睦相处;(4)在僧人集体中利益均等;(5)没有利害冲突,没有争执;(6)因为思想相通,心情舒畅,所以有共同的喜悦。

沙门。是梵文的音译,也译为“桑门”。在佛教创立之处的古代印度,沙门本是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出家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婆罗门教是佛教创立前,在印度占有统治地位的一种古代宗教,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但传入我国后,就成为佛教僧人的一个特有称呼。

比丘。比丘也是外来词语,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乞士。

佛教中认为,比丘包含着三种意义:(1)乞士。即卑下自谦,向施主乞求食物,以此修炼德行;(2)破恶。也就是通过戒律禅定等修行,破除烦恼恶念;(3)怖魔。魔在佛教教义中并不是指魔鬼,而是指妨害修行人成就佛道的邪妄杂念和种种外界干扰,也就是“心魔”。破魔,就是说比丘能够排除这些干扰。这三种意思合称为“比丘三义”。

另外,比丘不是指一切僧人,只有出家后受具足戒(比丘戒)的男性僧人才能被称作“比丘”。而出家且受具足戒的女性僧人被称为“比丘尼”。

和尚。也称“和上”,是佛教僧人的另一个重要称谓。和尚也是一个外来语汇。在我国,人们普遍把“和尚”等同于男性僧人,在对僧人的诸多称呼中,也以“和尚”最为常见、流传最广。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的僧人的尊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唐朝僧人义净在他著的《南海寄内法传》中说:“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泛唤博士……若依梵本经律之文,咸云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北方诸国皆唤和社,致令传译习彼讹音。”

这段话的意思是:和尚是有学问而堪为僧师的僧人,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原音译应为邬波驮耶。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先传入古西域诸国,依当地语称和尚,从而讹传至今。

和尚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著名僧人的尊称,如东晋时代的名僧佛图澄号大和尚;唐代东渡日本传教的佛学大师鉴真称“唐大和尚”等。著名僧人鸠摩罗什还曾把和尚译为“力生”,即和尚具有为僧人之师的能力,能够教导弟子成就佛教的道业。佛教认为,少年僧人一定要跟从“和尚”修行,称为弟子;而和尚要为弟子受戒并亲授经文。

一般的,中国人当然已经习惯了和尚的日常用法。所以又有“花和尚”、“野和尚”、“小和尚”等说法,虽然在正规的佛教意义上都不能这么用。

阉梨。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它也是梵文的音译,原意为教授、轨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僧人。阉梨在僧人集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僧人的出家、受戒、传授戒律礼仪、讲授经文等佛事都要有阉梨参加。阇梨与和尚的区别在于和尚的资历比阇梨深。据佛书《翻译名义集》讲,和尚要有10年以上受戒的经历,而阇梨只要有5年以上的受戒经历就可以了。

头陀。这也是一个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僧人称谓。和上面一些称呼一样,这也是一个佛教特有的外来语。它的原意是抖擞、弃除、浣洗等。正宗的“头陀”要抛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没有住所,云游天下,修苦行,以乞食为生。所以也称头陀为“苦行僧”或“行者”。

佛教对头陀的起居饮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规定共12条,称为12头陀行。这些规定在今天看起来极其残酷:在阿兰若处(住处远离世人);常行乞食;次弟乞食;受一食法(一日一食);节量食;中后不得饮浆;着弊衲衣(世人遗弃的褴褛衣服);但三衣(只穿佛教规定僧人穿着的三种衣服);冢间住;树下止;露地坐;但坐不卧。

释子。也称“释氏”。中国僧人的自称,表示着中国僧人理解的自我的姓氏。在魏晋时代,僧人出家后多跟随自己师父的姓,比如名僧竺道生等。东晋时名僧道安则认为出家人最尊贵的共同的师父是释迦牟尼,所以僧人应该一律姓“释”。

因此,中国僧人出家后,就舍弃了原来的姓名,由师傅为他起一个名字,也就是法号。如道安、玄奘、惠能等,姓则统一姓“释”,所以也可称为“释道安”、“释玄奘”、“释惠能”。僧人在出家前的姓名一般不再提及。

此外,在中国僧人的名称中,还有大德、长老、导师、祖师、法师、上座等等,这些一般是根据僧人的资历、地位给予的尊称。投身佛门有步骤

《红楼梦》中的一首曲子曾受到贾宝玉、薛宝钗的一致推崇。“漫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首曲子描写的是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迫出家避罪的心情。曲文的确绝妙,而且曲折表现了“出家”这一成为僧人的第一台阶。

一个人要出家,首先要舍弃父母妻子间的亲情,抛弃自己的家庭生活;并要断除对人世间财富、**、饮食、名利、爱情等一切**的追求,也就是要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佛教对于出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根据明末清初僧人读体所著《毗尼止持会集》一书的记载,佛教出家人,除了信奉佛教、真心愿意归依佛门之外,还有不少“硬条件”。

首先,出家人必须是一个能够自主的自由人。比如为人子女的,出家前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要辞去官职;身为奴仆的要解除主仆契约;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如果信奉过其他宗教,要坚决破除,断绝一切来往等。总之,在出家前要摆脱尘世生活的一切拖累,所谓的“跳出红尘”。

要出家也得接受“健康检查”。患有恶疾的人被认为没有出家的资格。而佛教更加忌讳的是“黄门”(阉人)。男性(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被视为身体不净,是不允许出家的。犯过重罪的人同样不被佛门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