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年夜商定初二归(1/1)

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在忙,有摊位的忙着销售自己的东西,不经商的人则是忙着打扫卫生,同时把过年需要用的东西采购全了。

各地商品的价格一下子涨了起来,平时的村落和小县城涨幅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州府所在的县城则是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像京城、洛阳这样的城市涨幅一律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还有各别的商品达到的百分之五十的幅度,不过没有再多了,更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涨价。当然,奢侈品和字画古玩类的除外。

这是最近几年养成的习惯,宏观调空下的市场经济正常起伏,没有实力的商家炒不起来价格,有实力的不敢炒。

大唐国内的经济一直维持着稳定的增长,不是说百姓没有钱,只是手中有富余的百姓已经不在盯着生存必须品去囤积,而是开始购买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好的衣服,漂亮的首饰,舒适的房子,这些都是百姓向往的。

还有的人喜欢上了旅游,只要积蓄多点,就愿意出去溜达溜达,看看其他地方的样子,在生存上没什么大的负担,最大的负担是跟邻里之间的比较。

在村子中的人互相比,看谁家生活的好,谁家娶的媳妇贤惠又漂亮,看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高,甚至是乐器也开始多起来,凡是生活中涉及到的事情,都在比。

村子中实力强的人又开始跟县里的人比,一层层的比下来,竞争无处不在。

但是百姓们没有生存压力,教育和医疗是零支出,理论上的零支出,实际上却还有一部分花消,比如说觉得那个学堂好,家里的大人就希望搬家,把家搬过去,孩子自然就到当地上学,还有当地的医馆医疗水平不够,生的病看不好,家里人也要想办法带着病人去更好的地方求医。

直接医疗和教育没有支出,是把钱用在了辅助方面,这样的事情张小宝和王鹃不管,实际上也没法管,属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

至于说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商品产量增加从而造成的社会动荡,一直是采取把危机转移的方式来平衡的。

比如说淮南道的柑橘产量增加了三倍,其他地方的水果同样不少,在面临着积压销售不出去的情况下,会有人组织起大船,把柑橘加工一下运到海外,虽然说种柑橘的人不能保持原来的价格,但收入上却是能够有所增长,至少跑赢了通货膨胀。

那么多余的钱自然是用来改善生活,或者是存到钱庄当中,给后代留着用。

奢侈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显得尤为重要,生产技术也开始大量应用,比如说手摇的榨汁机和豆浆机,比如说用煤炭或者是柴火为燃料的烤箱,比如说开始降价的玻璃窗户。

这些东西属于中等消费品,是已经得到了温饱的大唐百姓所愿意去追求的,等着工钱和粮食及畜牧业再一次增加的时候,中等消费品则会变成低端日常产品,又会把现在的高端消费品变成中等消费品。

对大唐本身来说是良性循环,只要生产技术跟得上,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控制住,大唐就不会出现问题。

可是对外面的国家或者是部落来说则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他们的基础生产力跟不上,好不容易从大唐的商人手中买了东西,还没用上几年,新的更好的东西出现了。

人和人之间总要是比较与竞争,新的东西买不买是个问题,自己买,钱不够,不买,别人攒了钱买,自己该怎么办?

“所以说,在没有外来基础技术帮助的情况下,依附着强国产品生存的弱国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他们的人力资源一直用在了强国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上,而这些日常用品对他们来说却是奢侈品。

他们为了能享受更多的大唐的东西,必然会在本国内采取各种手段,或者说是不择手段。会出现内部的激烈斗争,甚至是战争,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发展本国的基础经济。

所以说,我们必须要限制技术出口,绝对不能让他们掌握更好的技术,在我们研究七代技术,百姓应用四代技术,军队使用五代技术的情况下,他们的技术获取不准超过我们的二代。”

腊月二十九,还有一天过年,张小宝没闲着,他在给李隆基,皇室的人员以及专门研究国家战略的人讲课。

不是张小宝想要在今天讲课,实在是有的人心思开始不稳定了,在通往麻六甲海峡的一个地方,准确地说是他那时的新加坡的当地部落,也不知道怎么就出个非常聪明的酋长。

这个酋长跟过去的商人说,他愿意归顺大唐,真正的归顺,甚至可以让大唐派官员过去治理,把工厂什么的建过去,他们能够提供大量的土地,还有低廉的劳力,甚至是不给钱也行,只要提供两顿饭。

同时他们还想要接受大唐的教化,用当地的珠宝聘请大唐的老师们过去给他们的人讲课。

消息随着商人的回家而传过来,很多人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才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彰显大唐的强国风范。

于是张小宝只好把他们都找过来,给他们上课,以免他们真的答应人家。

王鹃也在旁听,张小宝说完这段,她跟着说道:“他们会学习我们的技术,然后应用,他们确实不会使用这样的技术来攻打我们,但他们会打别人,他们会冒着很大的风险在陆地上占领别人的地方,在海洋中前往未知的遥远之地。

这是一种资源的争夺,是促进他们文明发展的动力,如果你们想要留给子孙一些敌人,那么就同意他们的提议吧。”

“好好过年,都好好过年。”李隆基扔下一句话,起身离开,意思表达明白了,要求在坐的人不准答应,而且以后同样要小心。

“夫人,咱也走。”张小宝像护着宝贝一样去搀扶王鹃,其他人站起来恭送。

“走啦走啦,回来过个年竟然还遇到这等事情,闹心,一个个的别把心思放到外面,好好在大唐内部发展吧,外面的策略不需要你们去改变,帮助一百个外面的人,不如提高一个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

从外面赶回来的李珣对着一众人抱怨两句,迈着方步走了,剩下的皇室人员脸上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他李珣凭什么如此说话?无非是跟张小宝关系近罢了,太子都没说啥呢。

新年的鞭炮声相继响起,竞争张王两家的府邸来了不少的人,有庄户,还有李隆基等皇室的人,他们不去跟百姓同庆新年,反而跑到了张王两家来吃年夜饭。

换个人家早就没法过年了,皇上在呢,还不得伺候着他,好在现在是张王两家,经常跟李隆基见面,也就没有那种龙威下的小心与谨慎,李隆基甚至还给张小宝和王鹃的爷爷奶奶拜了年,虽说没有下跪,腰却弯了。

其他王爷一样,全得拜年,像小贝的太子等人,则需要跪下磕头,别看老头老太太没什么权威,他们无非是得到个虚职的封赏,但人家有好孙子和孙女,他俩都要下跪,你们又如何?

当然,也不是白跪,老头来太太每人给了一个大大红包,里面除了上万贯的钱,还有涉及到他们现在忙着发展大唐地方的规划书,是张小宝和王鹃专门给制订的,对于他们来说,规划书比钱有用。

饭桌上的每样菜的量都不大,但品种多,每样都可以尝尝。其实根本就吃不下去多少,大人是聊天,小孩子们则被小贝带领着出去放鞭炮,自己家的,加上从庄子里带来的孩子,一百多人全听小贝的,把小贝忙坏了,自己根本没怎么玩,一直在组织协调。

“等小贝长大,也是个女宰相啊。”李隆基看着跑进来的小贝让几个孩子抓点瓜子,又带着他们匆匆跑出去,笑着说了一句。

皇室的人听到,心中生出别的想法,还不等有人接口,张小宝的声音响起:“小贝不行,当宰相太累,不如整天高兴地玩,有本事又能把心思放到为国为民上的人才能当宰相。”

“可惜喽!”李隆基摇头说了一句,但心中还是考虑着以后自己即使退位,要把张王两家的什么人给弄到中书,否则容易出现不好的事情。

比如别人一看张王两家没有人在朝廷当官了,想着两家人的权力变小,然后不在乎,平时有了矛盾欺负一下。

那样后果会很严重,容易给百姓传递出不好的信号,即使把挑衅的人收拾了,百姓也会认为,以前没有人敢,现在有人敢了,是皇室对张王两家不看重。

李隆基如是思忖着,一时间也不晓得应该把谁拉进中书,只好暂时放下,对张小宝问道:“什么时候离开?”

“过了正月初二,马上动身,成亲,必须要回庄子,那里才是真正的家。”张小宝回答,他得和王鹃到三水县的张王两家庄子完成婚礼。

李隆基皱皱眉头:“时间上来得及吗?鹃鹃可是不能承受颠簸。”

他知道王鹃有身孕,对此是表示祝贺,不像村落中的女子,若是未婚先孕是件丢脸的事情,但换到张小宝和王鹃身上却不算什么,按道理来说未婚还不能同房呢,两个人却是订完亲就跟成亲的人没什么区别了。

这其实就是对女人的歧视,但小宝和鹃鹃即使一年前把孩子生出来,还没成亲,整个大唐也不会有人觉得鹃鹃不好,而是给予孩子很多的祝福。不过估计会有人说小宝,说他为什么不早点成亲就把孩子生了。

李隆基如是想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相信大唐的百姓真能当着面去说小宝,现在就没事了,提前一个来月,正合适,想来他们俩的家大人都着急了。

张小宝不晓得李隆基如何的腹诽,他回道:“没事,今年通过来的河上冰没有破掉,在冰上走,有柴油机动力的雪上摩托,还能提前回去几天,安排安排,休息休息。”

“真的?”李隆基问出来的时候便已经知道事实不会改变,必然是真的,心中又想着,果然,最好的技术一直是用在他家身上,当初小贝他们的房子就是,现在又是如此。

张小宝笃定地点点头。

李隆基又笑:“正好,朕也去,凑个热闹。”

今天还有,而且今天本书就结束了。等写完最后一章,我会单独说一下。(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