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画桥(1/1)

八月。

夜里的合肥都察觉不到丝毫寒意,月光皎洁,轻风微扶。

这本因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夜晚,平日此时,士兵们总会在营地内对月畅谈,互相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和惊险历程,有人说当年自己一战曾杀了刘备十余步卒而没有受伤,有人说自己当年被骑兵一刀削掉了头盔头发都散了生死就在分毫间,但这些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叫萧横,据他说他二十岁就跟着张将军了,后来跟着张将军投靠了曹操,扫袁绍灭袁术,远征大漠,平定长社之乱,力攻天柱山,十余年来九死一生,但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跟在曹操身边最后从赤壁之战后活着回来。萧横说他身上有二十三处伤口,但他没有死最重要的是他一直跟着张将军,张将军曾三次救过他的性命。

但现在营地内却只有零星几个士兵,而他们的脸上都难掩悲痛的神色。他们游走在生死的缝隙中,稍有不慎就会进入死亡,他们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总之,他们的命都是捡回来的。而越是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越是害怕死亡。

两个月前,孙权率军攻下宛城,宛城与合肥唇齿相连,孙权急攻宛城,合肥救援不及,众人都记得那天张将军回营时可怕的眼神。而如今,孙权的十万大军已逼近合肥!

合肥城中只有七千守军,而这七千守军中,还有三千老兵残士。

曹操远征张鲁,无力救援。合肥乃南北相持必争之地,孙权得合肥则望北地,曹操守之而拒东吴,张将军曾经说过,决不能有人活着从合肥退走。

面对十多倍自己的孙权军,魏军们已能感到自己的命运。

军营中却有一个人的神色宁静,他只是缓缓的擦拭自己的刀,如果魏兵中还有一个人能够视死如归,那这个人就是萧横。

从他第一次被张将军救下之后,他就誓死跟随张将军,他的性命似乎早已不是自己的,他已准备与合肥共存亡!他还记得,最近的一次是在七年前,曹操大败于赤壁,萧横跟随张将军保护曹操逃离。乌林深处,军队疲惫不堪,曹操令烹马为食,一共杀死三匹马,其中一匹就是萧横的坐骑。一匹中乘的黄鬃马,跟随萧横已有四年,四年间萧横负伤十一处,这匹马却无伤痕,萧横想不到它的第一处伤,就将它致死。萧横看着肉汤,难以下咽,神智恍惚间,只听一声断喝,林中已冲出数千人马,当先一名白铠将军自称常山赵子龙,枪起处,已向萧横咽喉,这一枪并不华丽,但却快速,简练,这是致命的一枪!萧横跟随张将军十年,见过不少成名人物,能刺出这一枪的人实属少有,萧横的经验让他身体向后倒,但那一枪的速度已出乎他的意料,转瞬间枪头已距他喉头不足一尺,萧横知道他决躲不过去,轻声一叹。

就在他绝望的时候,萧横看到了一把更快的戟,戟到处,赵云的枪已被震偏,出手的人自然是张将军。吃惊的不止是萧横,还有赵云,他决难相信自己这一枪会杀不死这个兵卒,更难相信这世上还有比他出手更快的人。

等萧横缓过神来,张将军已与赵云斗在一起。人总是要经历过这些生死瞬间,才更能体会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爱。

萧横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但他有着可爱的生命。如今,他却要把他的生命献给合肥城!

因为他知道,张将军宁战死合肥,也不会弃合肥而去。张将军不仅救过他的性命,也是他最佩服的人。萧横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要他的人头,他就会眼都不眨一下的割下来给他,这个人就是张将军。而萧横也知道,张将军宁愿自己受伤,也不会让跟着他的士兵受伤。

萧横也觉得跟着张将军是他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他是萧横见过的最勇敢,最睿智,最坚强,最自信,最义气,最有男儿气概的将军!

而像他这样的将军,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一个。

因为他就是张辽,张文远!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文远,这是多么浪漫的三个字,又是多么恐怖的三个字,这是让魏军最温暖最能感到安全感的三个字,也是让敌人闻之丧胆的三个字!

他有时候是一片阳光,有时候是一阵暴雨。他可以是你最交心的朋友,也可以是你最可怕的敌人。

这就是张文远。

张辽此刻并没有睡下,他走至合肥城外,踱步到逍遥津。水流湍急,张辽注视着河水,心绪却飘到两个月前的宛城,他见识了吴军的锐气,他到时,宛城已经失守,宛城城墙厚三丈高五丈,城外尚有护城河宽六丈深两丈,易守难攻,而这样的一座城池,竟没有抵挡住吴军五个时辰的攻击。据逃出来的宛城守士说,吴军三个时辰便冲上城墙,第一个上来的人是甘宁,他上来之后立毙十余人,杨将军和他交手,竟被他撕成两半。

想到这里,张辽不禁微闭双目,仰天轻叹。吴军的锐气已不可挡,比起七年前的赤壁战中,军队实力已不知强了多少,而当年五万吴兵,便杀的二十万魏军落败而逃。现如今孙权为取合肥,亲率十万大军来犯,士气高昂,可谓势在必得,因为合肥城中只有七千守军,可战主力更是少于五千!这一战,孙权似乎已经没有战败的理由!

这些张辽心里都清楚。他不是没有遇过险境,也不是没有遇过敌众我寡的境地。他曾经在东海剿贼弹尽粮绝之时,独身前往贼窝,以其雄辩的口才,说服昌豨归顺。他也曾在梅成陈兰叛乱逃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天柱山后,冲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柱山道,已一己之力,歼灭叛贼,斩下梅成陈兰首级。而当年跟随曹操大战拥兵七十万的袁绍,当时强弱悬殊已极,他也不曾害怕,解白马之围,火烧乌巢截粮,后十面埋伏,杀的不可一世的袁绍抑郁而死。他也曾在袁绍之子袁尚袁谭逃亡大漠投靠至乌丸王蹋顿之后,不惧大漠险恶环境,亲自率军追击乌丸,与乌丸十万燕军之中,斩蹋顿于马下,平定袁绍余党。

他的这些凶险传奇经历,已将张辽励炼成了一个坚强铁血的好男儿,一个不怕艰难不惧死亡的真英雄!

可这一次,却是他一生征战中遇到的最凶险,最可怕,最艰难,也是最悬殊的一战。这一战,已关乎魏吴之间实力的倾倒。此战若败,合肥城七千守军生死不说,孙权得合肥,便可为北上犯魏提供有力据点。此战若胜,则张辽有生之年内孙权恐不敢再犯合肥一步。这一战,张辽实不能败!

但自信如张文远,如今也没有多少把握能战胜孙权。

张辽喃喃道,宛城,合肥,十万人,逍遥津.....

他慢慢睁开眼,依旧注视着水流湍急的河水,水势愈急,水流中除了带走一些碎石泥沙,一些巨石也在水流中缓缓移动。张辽紧盯着河水,似乎想把河水翻过来。慢慢的,他的眼睛里泛出亮光。

难道,他已想到对付孙权的办法?

---------------------------------------------------

仁者见仁

三国乱世,造就英雄无数,其间有曹操的雄才大略,孙权的英明睿智,而对于历史上声誉素著的刘备,今人却似乎除了冠之以假仁假义之外,便是无能一言蔽之。但事实不是如此,只是刘备外在所表现出仁者所特有的中正平和之气显得他无甚可取,在正史中他也总给人一种站在幕后的感觉,深沉而阴霾,连陈寿都称先主不喜与人言,但终究给了他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刘备的才气,是需要用心体会的。而如今的学术界对他却似乎并没有什么话可说。叫兽之流更是嚷嚷着要为曹操平反,个人究其心理,无非是觉得自己有了学历就可以颠倒古今是非以哗众取宠,再者曹操跟他们一样是文人,于是乎生了亲近心:看哪,咱文人不止会执政和乱政。而大多数附和之人也不过是些根本没亲自读过关于三国正史的古籍,中文素质有限之人。 曾经在一些学生课堂杂志上看到几篇褒曹贬刘的作品,感觉那作者简直什么都不懂在那妄度君子之腹,运用其无边的想像硬是把刘备塑造成了一小人,至于那作者叫什么名字我也懒得去记,估计那种人也就是想给大众骂上一骂,然后走红。跳梁小丑而已!现在的炒作圈套我可不上。虽然我学历不高,还在读高中,但智商还是有的。

闲话少提,话说曾身为名将的辛弃疾曾在《水龙吟》中提到“刘郎才气”,而本人,也正要从这方面说起。 -

一《仁义篇 》-

刘备素来有仁义之名,这名气也并非空穴来风,亦不是因为他出身皇族而有名正言顺夺取天下的理由,恰恰是他一手打造的。北海相孔融府门遭叛贼围攻,太史慈因孔融于其母有恩,乃单枪匹马杀入孔府往救,孔融修书一封嘱太史慈寻时任平原相的刘备求援。 -

刘备与孔融素无关系,独见信,慨然曰:“孔北海亦知世有平原相乎。”遂亲领当时自己仅有的一千余人往救,孔融始得脱。此仁义之举一也。参见《三国志;太史慈传》 -

后曹操攻徐州,刘备救陶谦,也并不是某些人说的陶谦收留刘备。此仁义之举二也。参见《三国志;先主传》 -

至于为多数人所忌恨的刘备陷害吕布一事,本人却觉,刘备此举甚是高明,也并不失仁义。只因吕布反复无常,虽曾辕门射戟救过刘备,但那之后又对刘备屡次讨伐,掳其妻子,站在刘备的立场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备若还对这样的人推心置腹视为兄弟,只怕是继董卓之后第二个死于这小人之手的足任天下之人! -

另外,相对曹操占领城池之后的大规模屠杀{绝非诬蔑,可参见《魏武传》,至少9次类似纪录},刘备军攻城之后素不扰民,并发仓赈济以安民心。当然你可以说他是虚伪,但他至少比那种**裸屠杀无寸铁百姓的行为强太多。曹操在这一点上,充其量就是个禽兽,跟骂名千载的侵华日军没什么差别。{不过,提到日本人,在下还是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日本资源匮乏气候不佳古代粮食短缺,加之地形狭长导致战争补给线拉的长,所以日本军阀作战向来有抢粮的传统,并且经常还会杀农民,以防给敌人留下生产力,所以什么“三光”政策完全是日本国内沿用已久的作战传统。}而阿瞒估计是给他祖父培养出来的bt心理,毕竟,太监大都心理变态,司马迁除外,他是个真正的男人,敢于反抗当时无人敢反对的汉武。虽然曹腾是不是bt我不知道,不过曹操明显就是。 -

诗人都会吟诗,但会吟诗的不都是诗人,曹操就不是,他是屠夫,吟诗的屠夫。 -

二《用人篇》

这一节无需赘述,单只刘备属下那一大群忠臣义士便足以证明一切。另外,刘备用人不拘一格是正史有记载的。大名鼎鼎的魏延就属于被刘备破格提拔那种。而刘备在这方面的名声也素来不差。连诸葛那样的权谋心极重的人亦对他鞠躬尽瘁。{诸葛有排挤许多属国人才的嫌疑,所以说他权谋心重}倒是曹操的信用不疑要打上引号。阿瞒多疑,常有惊人之举,例如晚上一妾侍见曹操被子掀开了些须,好心帮他盖上,结果被曹操佯装梦游拔剑砍杀,明显的杀鸡给猴看,提醒自己周围的人:不要打我主意! 类似的例子还有华佗之死,曹操毁掉了大量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精华。 -

三《军政篇》

我的时间不够用,还得磨神器,所以,长话短说吧。 -

赤壁之战,号称“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的周瑜联合刘备军大破曹军。而刘备当机立断,从周瑜手中夺下荆州,周瑜已经如此nb了,能够在那时侯审时度势从他周渔翁手中得利的人,本人觉得其nb程度不在其下。而且在此同时,刘备还有余力追击曹操,把他老曹逼进华容,进一步减损了曹操的兵力,可以说极大程度扩大了战果。只那一战,曹操便失去了辛苦夺得的先机,一生无法达成他的抱负。 -

刘备在政治方面的天赋,实在是高。尤其体现在他一生败仗无数但是国力却越打越强。有人说他运气,但是真正读过三国正史的人,只会说他倒霉。他是三**阀出身最低贱的一个,曹操领着北部尉的工资时他刘备还在卖鞋。讨黄巾有功却只被封了个小吏,还要受一个小小督邮的侮辱。长年被打的东逃西窜连妻子都无法保全。{至于抛妻弃子而逃这事,在那种情况下,相信对于真正的英雄豪杰来说也是很正常的。况且,就是在这样自身难保的时候,为了保住那些投靠自己的毫无战斗力的百姓,刘备将唯一的几千兵马和流亡百姓交给关羽走另外的路到江陵,自己被曹操五千人追得九死一生.长坂追击战,可以说曹刘各有胜负。而如果曹操面临唯一根据地被抢而且他所寄身的主子背着自己投降了那种逃都来不及逃的情况,我相信他连殿后的人都不会留,直接把妻子一丢了事,毕竟曹操的无情是出了名的。}事实上,他曹操要不是运气好,早给大卸八块几次了。{比如曾被吕布生擒,可巧吕布那厮平时不爱看新闻联播不清楚敌国领导人的模样。。。。}而刘备的倒霉一直伴随到他最后一战,当时关羽新败,刘备在已经亲自安排好汉中的布防之后,权衡之下,为了培养新的班底以平衡国内芜杂的势力亲自东征{连人马都是他自己亲自挑选的,这些人后来回到蜀国国的都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尽管我有点讨厌这种完全只针对利益来分析古人似乎每个人都不顾感情的叫/兽说法,但我们终究无法复制古人当时心情。不过我坚信刘备对关羽的死是很被触动的。当然,英雄无泪,刘备为人外表柔弱实则一生刚强,对梦想之固执对理想的坚持无人可比。至少,敢于以区区数千余人对抗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势力是需要魄力的。他不比孙权,孙权这人我估计他毕生的梦想也就是为父兄复仇,当初若非鲁肃一席话,恐怕早就阿附曹操了,当然,我们可以说他识时务,实际上,他孙家人一向识时务。这不,几代之后,还是投降了。也正因为孙权争夺天下的决心不坚定,加之与刘备在领土问题上有摩擦,才使得吴蜀之盟左摇右摆脆弱不堪,估计孙权就是抱着打不过就投降,绝对不吃刘备的哪怕一丁点小亏的心态,以至于吴蜀盟裂,以孙权降魏受九锡告终。之后,魏破蜀,东吴难免唇亡齿寒,不说小小一个荆州,就是他江东八十一州的基业都沦落人手难以保全。 -

昭烈驾崩后,刘备积的德还是给后主挥霍一空。至于曹操,虽然人心不公史海浮沉,但他屠杀无辜百姓的历史是不能被抹灭的。学者们去为他翻案也好,然而苍天未死,始终没有让曹操再度得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件事实似乎暗示着我们历史的公正与巧合:司马懿入蜀,夜梦诸葛{此乃传说,不可考证},遂行伍过市不扰黎民。 -

之后的之后,天下归司马。曹操集团那些因利而合的人,自然又归附了对他们更有利的司马集团,无一异议。 -

若您对本人有所怀疑,请勿翻阅现代学者之著,建议亲读关于三国的古籍,有什么不合史实的地方本人欢迎指出。另外想说一句压抑了很久的话:“一个国家,连学术都可以腐/败,还有什么不能腐/败,连教育都可以市场,还有什么不能市场!”

-------------------------------------------

这是他头一遭遇见这样的事情。

这一天,他刚拒绝了公府派来辟他出仕的公差,便收到了一封信——满满一竹简的溢美之词,充满了对他的倾慕。

那信中的字迹苍劲而又不失圆润,而他信中行文,引经据典,尽是他对他文章的品评,有些故意展现自己文才,又不失隐隐夹杂着对他这个原作者的恭维。总之,让人觉得写信之人才学不凡,却也还谦虚。使他能感受得到,这一番恭维,写信之人是确实花了心思读过他的文章的,所以并不让人觉得讨厌,反而十分受用。

这样的文章之交持续了几次,后来发展成谈国家大事、人生理想。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了那位倾慕者写来的‘绝笔信’,一时让他捏了一把冷汗。

张纮把这位第一次谋面,却与他笔墨相交已久的笔友相见时,他不禁大吃一惊——那个与他一道畅谈家国大事、人生理想的人,既然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孩子。

这孩子叫孙策,才十七岁不到,谈吐却老成。

“张先生。”那孩子彬彬有礼,一双大眼睛清澈得如剔透的冰晶,明亮纯净。

“公子才华出众,为何信中却要寻短见啊?”张纮引他坐下,给他温了杯茶,一副和蔼的开导者的样子。

孙策立即起身,对他抱拳,语气尊敬地对他说起自己的身世。

“我本是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我父亲当年讨董卓,一路凯旋,诛杀华雄,为汉室出生入死。”孙策说到父亲,不觉得慷慨激扬,满是景仰之情,“他常常感慨贼乱当道,自己身为汉臣却无以为报,所以只能以一己之躯,竭智尽忠方能心安。”

“令尊真是忠义之人!”张纮是隐逸在民间的名士,虽置身市井之间,却心系国家大计。也常常感叹大汉四百年江山,如今沦落至此,也想为国尽力,只可惜自己身为文士,又无遇明主。

然而,孙策闻言,盛情之际却转冷,哀叹道,“但是,父亲天命不长,壮志未酬,就身死于江夏黄祖的手中。家父亡后,门庭败落。策三尺微命,身无寸功,只得眼睁睁看着父亲积累的力量,尽占于他人之手。母亲弟妹更是因我无能而跟着四处辛苦跋涉,每每想到此处,孙策便自恨不已。”

他喉头颤抖着,心中强抑着悲痛。他坚毅的表情如山般岿然不动,然而面色却涨得绯红,眼泪溢满了眼眶,闪灼着晶莹的光。长长的眼睫上凝出雾气,湿漉漉的,最后挂不住,如珠串儿一般骨碌碌地滑落下来,在那细致的脸庞上划出两道闪闪的银河。

“看来你也是个孝顺之人。”张纮为他的话动容了,不禁也想起自己双亡的父母,眼角便有些湿润了。

孙策闻言,心中一动,忽然跪倒在他面前,那双有些被眼泪迷蒙了的,红肿的眼睛充满希冀地望着他,之后深深叩首,唤道:“张先生……”

张纮心下一紧,忙起身来扶:“公子,这是为何?”

“孙策有一事相求,望先生答应。”

张纮有些为难地道:“男儿膝下有黄金,有何难处,公子且起来说话。”

孙策没有接受他的搀扶,而是把头埋的更低,毅然道:“张先生,孙策虽然年幼,但是一心想完成先父遗志,先生可否帮助孙策实现?”

张纮这才从孙策一双水汪汪的眼眸中清醒过来。他原本就是性格恬淡安逸之人,不问世事多年,顿了顿,难掩尴尬地委婉推迟到:“我张纮才疏,实不敢觊觎天下之事。”

孙策常听人言,士人多眼高,想难道是他觉得自己没有本事?

他抬起头来,眼中深深的绝望,看得人心里直内疚。他一双哀怨的眼睛望着天,视线却被黑矮的屋顶遮挡。

最后,他感叹道:“天当真要断我孙氏之路?”

他缓缓从衣襟中掏出一张帛书,那上面画着山川河谷,标着城池地名。

“多日的筹谋,却无人助我实现。”他摊在桌上,有些眷念地抚摸着图纸,自嘲地笑了笑,既无奈又苦涩。

张纮端详着眼前的图,那是一张精细绘制的局势图。孙策随意抓起桌上的一把棋子,在图上胡乱摆着,然而仔细一看,图上方一角被占据,如一只伏卧的虎在待时而动,竟是一盘棋局。张纮是懂得棋道的,这图中的局势正如一盘好棋,每步都精当玄妙,每一步都关系全局。扬州刺史,坐镇寿春,曹操应该不会怀疑。这样一来,日后孙将军引兵北上,淮南一带便没有阻碍了。”

“妙,绝妙!”张纮心中大叫。

正细看间,孙策从腰间拔出一把宝剑,张纮一惊,险些以为他要自尽于自己面前。谁知那孙策宝剑一挥,只是长拂剑身唏嘘着。孙策坚毅的脸映照在剑身上,散发着与手中宝剑一样的气质,直让人感到凛凛的朔气。他振袖移步,长剑挥洒自如。

他的剑疾如风,不及细看,只见那舞出的闪灼剑花,在衣裾袖袂间时隐时现。衣裳的柔与长剑的坚相得益彰,使得他的身姿格外灵动,劈、刺、点、撩、穿、提、挑、扫,似变化万千。

“好精湛的剑术。”张纮瞪大了眼睛,不觉心下赞赏起来。

孙策看到张纮那惊诧的表情,嘴角会心一笑,长袖一挥,剑“锵”地一声击向地面。地面击出三寸来长的沟坎,非是一般武士能为,直教人看得目瞪口呆。

“可惜,可惜汉王朝的大好江山,我孙策无力实现了。这费尽我心血的计划,只能付之一炬!”孙策说着操起桌案上的图纸,起身奔着烛火而去。张纮心下一惊,心痛地攥住他的袖子,硬生生救下那要葬身火焰的蓝图。

“既不得先生相助,这图纸又留有何用?”孙策红了双眼,声色悲怆地低吼起来。

张纮看着孙策手中攥成一团的图,也心疼地揪在一起,扑通跪倒在孙策面前,正色道:“张纮之前不知公子有如此济世之才,如今一见,公子能成就之事何止桓、文霸业,统一海内,匡扶汉室可矣。”

孙策也一同跪下,两眼惊喜地看着张纮,道:“先生答应助我也?”

本来以为无望的事情,如今竟然成了,谁会不觉得欣喜若狂呢。然而美梦成真后的忧虑又让他有些不安,“先生不是在安慰孙策吧?先生是闻名天下的名士,而孙策于先生而言不过是一小儿罢了。”

张纮笑着扶起他来,说:“我张纮从不枉言,公子若不信,可有二人为我作证。”

说罢,拉着孙策的手就向里屋走去。掀开门帘,孙策只见那屋子最里头搭着一个香案,而那香案之上正摆着两个灵位。

张纮走到灵位前,恭敬地燃上了一支香,之后回过头来对孙策说:“张纮是真心想助公子一臂之力,公子若不信,张纮可以于双亲灵前起誓。”

说着便朝着灵位跪了下来。

“张先生,且慢!”孙策一同跪下,对着灵位道,“子纲兄与我一见如故,如今我孙策愿在子纲兄双亲灵前,与子纲兄结登堂拜母之谊。”

那一晚,张纮将孙策留宿于家中,他们在榻上畅谈了一夜不休。

他们几乎把那图中的计划一五一十商量个遍,把他们能想到的问题都讨论了一番。第二天,孙策就起身打点一切,没多久,他就把自己的老母幼弟们接来托付给了张纮。接着,便去实施他们的计划了。

如今,他又遇见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时孙策已经死了。这次,也已经不是在自己简陋的茅舍里,而是在许昌偌大的皇宫中。也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朝堂的士大夫面前。

丞相曹操端着一杯酒,得意地念着他的《短歌行》,身旁是一个低头托着印绶的宦官。曹操满脸欣赏地神情望着他,似乎他便是他求贤若渴的那个人。

“子纲,若你留下,孤就册封你为九江太守。”曹操眼中闪烁着期待,一挥手,那宦官便将那装着官印的匣子捧到了他面前。

张纮并不看那匣子,座下的陈琳着急地拉着他的衣袖,催促着他:“子纲,快谢丞相啊!”

张纮却避开曹操好似真诚的眼神,再三辞谢,“丞相心意恕张纮不能受。”

座下的陈琳拿着筷子的手都抖起来了,一双泪眼汪汪地望着他,真真涕泪交横。曹操别过头去轻轻拭泪,却大声抽泣了两下。然后,回过头来,还能看到眼角还闪着泪光,依依不舍地望着他。

张纮只是抱歉地对他深深作揖,慢慢向宫门外退去。踏出宫门地那一刻,他感到心底一沉,眼泪止不住往下掉,在心底暗暗道:这辈子再也不信眼泪了。

“孤是真的不想放他走。”曹操看着张纮远去的马车,对着身边的大臣们这样说。

大臣们也纷纷应和着:“是啊,是啊,张子纲有治世大才,怎么就没先遇上丞相这样的明主呢。可惜!可惜!”

曹操也想,是啊,这么好的人才,怎么就没让我先遇上呢。

----------------------------

很多人说孙权偷袭荆州,背弃了吴蜀联盟,削弱了吴蜀实力,造成了彝陵之战,也彻底断送吴蜀灭魏的可能性,其实,孙权应该打荆州:

1,荆州,姑且不论荆州本身应该属于何人,无论是刘备借了荆州还是夺得荆州,抑或是荆州本就属于刘备。但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吴太过重要,就好像汉中对于蜀一样。汉中是蜀的门户,没了汉中就失去了门户。而荆州在吴的上流,失去了荆州,不仅不能全据长江,更且被别人据上流顺流而下的话,东吴的水军优势便可谓荡然无存。所以,单从吴的角度出发,唯有把荆州纳入版图,才能真正做到据长江天险而据曹,进可图中原,退可守江东。

2,平衡,做为三国第一政治家的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其根本就在于据蜀之地而连吴抗曹。一个抗字,却体现出了一个要寻求平衡的观点。而这种平衡不是永恒的,诸葛亮的说法是待天下有变,则上将向宛洛,刘备出秦川,一统天下。因此可见,无论吴或是蜀,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都需要借助对方,而不想破坏这个平衡。那么,刘备的崛起,就破坏这个平衡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刘备的崛起过快,是必然要遭到遏制的!

蜀若强而灭魏,则天下尽归属,那么那时刘备为了一统天下,仍然会将矛头指向吴。因此在蜀的势头过强的情况下,吴从自身的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也必须要及时有效的牵制蜀来维持这个平衡(这也正是司马懿向曹操进言时所看到的)。

而蜀其实也和吴一样的心思。那么他们共同的心思是什么呢?那就是一支维持这个平衡,直到有一天,自身有能力来打破这个平衡,其他任何人来打破都是对自己不利的,是绝对不可取的!

所以,无论吴或蜀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都要维系这个平衡,换句话说,就是要共同发展的同时还要相互牵制对方。(而在彝陵一战后,吴蜀元气大伤,双方全力抗魏,互相牵制之处自然就淡了很多)

3,周瑜,做为三国时期的名将,演义中对周瑜的描写过于贬低,为了衬托诸葛亮的存在而存在的角色。历史上的周瑜,却是雅量高志,气量宏大的美男子。这样一个美男子,又是吴国政权的核心,吴**事力量的顶尖人物,也是同一个时代出类拔萃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样一个人,他对于荆州是怎样的态度呢?

周瑜是孙权哥哥孙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连孙权后期都说,非瑜不足以成帝业。而对周瑜也每每以兄事之,周瑜亡后,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瑜之子,对周瑜也是时常忆及。可以说对周瑜很是倚重。而周瑜也为孙权提出了二分天下之计,其重要战略步骤就包括占据荆州和益州。可以说,孙权对周瑜的思想是很信服和推崇的,并且也采纳了,只是后来周瑜带兵去西川的途中病逝而无法实现这个战略思想而已。

周瑜也曾劝孙权趁刘备势力还小之时除掉刘备,但是孙权低估了刘备,想把刘备留为己用,还将荆州借给了刘备,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麻烦。即便如此,周瑜活着的时候,刘备还是被周瑜盯得牢牢的,不能有大做为。直到周瑜死后,刘备入川,成长迅速到危及东吴的政权,这才让孙权彻底清醒过来。

一方面是对周瑜的愧疚,另一方面是对周瑜二分天下的向往。

4,关羽,做为三国时期的名将,后世追捧的战神、武圣,关羽的确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地方,但是他个人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那就是过于自大,而这自大,也正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首先,诸葛亮在离开荆州时候曾问关羽,若吴、魏来攻,当如何处理,关羽回答说以力拒之。诸葛亮说,如此则荆州危矣,并提出了东联孙权,北据曹操这个策略。从政治上来讲,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惜关羽不是政治家,他看不到这一点。

在关羽的观念里,只有他哥哥刘备才是汉事宗亲,是继汉朝以后的正统,而其他人都是窃国贼子,不仅仅是曹操,在他内心深处,连孙权也只是外藩,是贼子而已。这就奠定了关羽内心的思想:我是皇族的弟弟,是正统势力的捍卫者,孙权也只是贼子而已,充其量将来臣服了刘备,也只是普通的臣民,没有啥大作为。后期的关羽实际已经成了孙权的头号敌人。

由此,即使关羽无奈听从诸葛亮的教诲,联合孙权,但骨子里的是对东吴和孙权的轻视。

其次,周瑜死后,关羽可以说从没正眼看过东吴,不就一个软骨头的鲁肃嘛,鲁肃死后跟上来的是个病娃子的吕蒙。刘备的荆州势力,也就在周瑜还活着的时候怕东吴几分,现在东吴连个像样的将军都没有,还怕他做啥?由于关羽的自大,这份蔑视或轻视,自然而然的也就流入东吴孙权的眼里,孙权自然的一肚子不高兴,但这还只是这不满的量变。

造成这不满质变的导火索,却是后来诸葛瑾替孙权的儿子提亲,提亲的对象就是关羽的二小姐。东吴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提亲成功就联蜀攻魏,提亲不成就联魏攻蜀。孙权就想,关羽你小子是不是真的看不起我,如果同意亲事说明我们关系还可以,还不是很疆;如果不同意,看来我就真的要考虑换个盟友了。结果关羽不仅不同意,还将诸葛瑾骂了回去。这对东吴的孙权来说可也真是个耻辱,人家好歹也是个一方诸侯,哪能随便你想骂就骂。于是就有了,小瘪三,你穿我衣服,我砍你手足!!

综上所述,孙权应该打荆州,无论从个人、东吴安危、全局发展来看,东吴都应该取荆州,而事实也证明消灭了强敌关羽,这对吴国是正确的,也是有利的。

-----------------------------------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在这句话中,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步步错。

“多事之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愁”字就是人们“心”上的“秋”嘛!有人这样解释,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

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而令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绝命诗也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都是这种现象。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而产生伤感情绪。

“多事之秋”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我国是农耕民族,衣食住行,几乎都来自气候的恩赐。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阴雨频繁反而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

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以便于凉晒打场,此时秋雨连绵则严重妨碍人们收获,甚至毁掉丰收在望的庄稼,导致籽粒发芽或霉烂变质。不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好属于秋雨型气候,特别是中原一带,秋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入侵,与逐渐退缩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此而形成降雨天气,因而秋季降雨常占全年降雨总量的六成以上。唐朝诗人李贺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旧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这种多事的秋天无疑是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秋天的收获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所在。

对于春夏季节的灾害,人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补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部分损失,而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

由此看来,“多事之秋”的确是“危急存亡之秋”

多事之秋,中国人的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