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结亲事儿(1/1)

原来楚院长真的托人找关系,给杜有忠找了个差事,是在一个县的县学里当训导。

云阳县的县学和锦溪书院是合为一体了,而县学,主要是供生员也就是秀才读书的,一般是教谕一人,训导两人。县学的教谕和训导多为举人或者贡生出身。没有品级,但是又可以成为学官。

和县衙里别的部门没有啥联系的,只管着县学的生员或者有关系进来县学读书的人。

楚院长的关系网真的很广,不管是以前的同年,还是他交出来的学生,都有在当官的。

他说要为杜有忠打听,就为杜有忠打听。

云阳县的教谕和训导都是已经满员了,何况云阳县县学和锦溪书院是合为一体了,杜有忠在这边也没有什么更深一步的发展,所以就托了关系,找到了别处,这不,就找到了离云阳县有个一百里的青阳县,那边的县学里,有个训导突然中风了,这边就少了一个名额,楚院长就把杜有忠给举荐过去了。

要是答应去了,楚院长这边就再写信过去,赶到明年县学开学过去就可以的。

杜有忠回来把这情况一说,大家都不知道说啥了,毕竟青阳县离这边有一百多里呢,赶车都得四五天。

不过这个训导什么的,好像也是个官,杜有忠能当官,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而且人家楚院长那么帮忙的。不去也说不过去。

“老大你自己决定吧,你说啥就是啥,我和你爹都没有意见。”齐氏说道。

杜老爷子也点头,说道:“嗯,你要是想去就去,我们这边你不要担心,都好着呢。”

杜有忠说道:“我是想答应下来,爹和娘也跟着我一起去吧。”

“我们这把老骨头,可经不得折腾了,那地方离的远,去了我们也没有个说话的人,还是算了,你还是跟去书院一样,把你媳妇他们都带上,大郎和二郎还要读书呢,榆儿这丫头,你们也带上,你现在不同了,榆儿要是留在这乡下,指不定得成了个野丫头了,那样我们可就对不起你们两口子,都带上,你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

杜有贤他们也表示,家里还有他们呢,况且还要请长工,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的。

最后商量定了,反正还有好几个月在家里呢,明年开春了他们才出发,这房子和长工啥的,都能给整明白了。

楚院长给杜有忠找的这个差事,不用上吏部的档,因为没有品级,以后还可以继续考,所以一点儿也不耽误事儿。

而楚院长的大儿媳袁氏则更是疑惑不解了,为啥自家公爹对这个杜有忠这么照顾?难道真的是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过去?

想着这个,袁氏心里就有些不舒坦,不管咋说,这杜家都是乡下人家出来的,和自己的女儿,怎么说也不配不是?

眼下杜有忠可只是个举人,还要靠自己的公爹,才能得了个训导的职位,杜举人的儿子,可是一点儿功名也没有的。

要是说到那个胡鑫,还勉强可以,毕竟是个秀才嘛,但是杜家的大儿子,她真的不怎么乐意。

杜有忠有些话就是私底下跟胡氏说了,“啥?楚院长想和我们结个亲?这,咱们家是这样的,他们家是那样的,好像有些不门当户对,我怕人家不乐意。”

胡氏的顾虑是对的,虽然丈夫是举人了,可是真的不怎么般配的,再说,要真是娶了人家的姑娘,那姑娘能和自己这边过的下去吗?

杜有忠说道:“楚院长是跟我那么一提,也没有仗着势头压人的意思,咱们也知道楚院长是个啥样的人,我想的是,既然楚院长有这个意思,如果他们楚家都乐意的话,这门亲结了对我们也有好处。”

当然,这女方的性格要好一些,毕竟是和大郎成婚,要是性格不好,到时候是长嫂,就会影响下一代了。

既然他还想更进一步,早早的做打算也是好的。毕竟,就算是没有楚院长提议,也肯定有别人提议了。

“我们大郎现在是不可能娶一般农村的姑娘了。不是看不起他们,是形势如此。”

农村的姑娘,嫁过来,她承受的压力也大了,到时候过的也不自在。何必呢?

胡氏一想也想明白了,就是大姑子那边,也没有提出来说是把他们家的娟子嫁过来,想来也是明白这个事情了,“我是怕人家的门第高,到时候看不起我们,那样娶了还不是照样遭罪?”

“所以我也跟楚院长说了,希望他们能考虑这一点,不要半点勉强,不然这亲家不成,成了冤家了。”楚院长人品之好,自然明白杜有忠的意思。

也不需仗着长辈的身份压着别人答应,那样以后矛盾更多。

要说杜兰没有考虑把女儿娟子再嫁回去娘家,那是不可能的,以前她是有过这个想法,那时候自家几个兄弟都还没有出息呢,但是自从杜有忠考了秀才后,杜兰这个想法就已经灭了,尤其是大郎也跟着去书院读书了。

这男子啊,读书后,眼界就开阔了,尤其是大郎这样,还在县里读书的,自家的女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真要嫁过去了,到时候看这样子有忠还要大郎去考秀才的,这就说不到一块儿去,以后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弄不好,这感情就没有了。

不像有忠,人家娶胡氏的时候,家里的条件是很不好,严格说起来,胡氏的条件那时候比杜家要好的多,且人家胡氏还有个秀才侄儿呢,这么些年了,和有忠感情也好,儿子也出息,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会出啥事儿。

而娟子呢,他爹和兄弟们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真要勉强嫁给大郎了,以后这日子,还真的只能是低头过了,关键是这两人感情也凑不到一块儿去,会过的很辛苦,所以杜兰才不会那么笨,仗着是姑母,就非要大郎娶了自己的女儿。哪怕有忠他们越来越好,她也不眼红。

可是她妹子杜梅却过来找她,觉得她怎么就不想一想那个事儿。

“咱大哥是越来越好了,你和娘说一说这事儿,亲上加亲有啥不好的?两个人年纪也算是合适,还一起长大的呢。”

杜兰说道:“你可别再说这个事儿了,咱们虽然是亲戚,可是也得有分寸,我家娟子是好,但是不适合大郎了,你看你大哥,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娟子大字不识一个,要是大郎真的有了那个命,她能帮到大郎啥啊,所以我根本就不想那个事儿,本本分分的给我们娟子找个门当户对的,以后还能有个当举人的舅舅给她撑腰,谁敢欺负她?要是真的嫁到了她舅舅家,以后有矛盾了,你说我找谁做主?”

杜梅说道:“大嫂还不是不认识字?照样跟着我大哥过的好好的。”

“这能比吗?人家是患难夫妻,还生了儿女了,不像现在,大郎的爹都已经发达了。再说,你也别忘了,你大嫂的娘家,人家有个侄儿还是秀才呢,也不差了。大郎二郎也向着她,你说说看,你大嫂有啥可担心的?我说啊,你以后别说这些话了,听着就不像,咱们不打这些主意,难道你大哥他就不会管你了?”

这倒也是,自从大哥中了秀才后,她在婆家是水涨船高,现在大哥是举人了,婆家的人更是不敢对自己大声说话,就是妯娌们,也没有比自己神气的,娘家有本事,她这腰板就挺的直溜!

本来杜梅还有打算要不要给她女儿李花儿和二郎定个娃娃亲,这被大姐一说,还是算了吧。

而鉴于老姑母陈杜氏也有了这个打算,想着把她家的孙女儿再许配回来,胡氏觉得这楚院长家的孙女就是上上选了。

有时候,你不盯着别人,别人也会盯着你,陈杜氏眼看着杜家这边水涨船高,银子已经不能打动他们了,就想着联姻这个法子了。

只是杜榆听到这和老姑奶奶联姻,就想到了陈玉儿,那个老姑奶奶觉得千好万好的姑娘,这可别眼瞎的要到自己家当媳妇啊,那可真是消受不起,他们可是她嘴里的穷鬼。

人家陈杜氏说的好,到时候把孙女嫁过来,会陪送两个铺面,另有田和银钱若干,说的人都有些心动了。

齐氏要说没有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后来一想,陈杜氏那幅德行,这真要把她孙女给娶进门来,那不是娶了个祸害吗?

所以就说自己做不了主,孩子的父母管着孩子的婚姻大事儿呢。

以后她也不掺合了,免得别人都把主意打到她头上,她万一把持不住,岂不是就坏了事儿了?

要盖房子,自然少不得让魏砌匠过来,都是亲戚,大家谁也不会亏待谁,杜有忠和大姐夫开前都已经说明了,该是咋个要价就是咋个要价,大栓子都出师了,跟着他爹一起干活儿,二栓子只能当个小学徒,帮着递东西,不过齐氏看着二栓子这个外孙,舍不得他这么辛苦,非要二栓子别去干这个活儿了,“好歹大一些再说啊,这才多大啊。到了姥娘家里,就好吃好喝的。”弄得魏砌匠有些无奈,现在学着点东西,以后长大了,才能养活老婆孩子啊。

好吧,在给丈母娘盖房子的时候,就让老二好好玩得了,到了别处,丈母娘也看不见了,那时候再说。

魏砌匠肯定也有一帮一起盖房子的兄弟,这次都跟过来了,有这样一群人盖房子,一点儿也不用担心。

商量好了房子到底盖啥样的,这就选了日子破土动工了。

杜榆他们这边就热闹了起来。而云阳县楚院长家里,也热闹起来了,因为大奶奶袁氏已经知道了公爹的打算了,以前只是猜测,现在是通知,她很是不服气,也不乐意。这都叫什么事儿啊,杜家不过是从乡下出来的,他们楚家,还有袁家可都是书香门第的,哪里能配这样的人家?

公爹是糊涂了,所以袁氏对着丈夫楚清源哭诉,“虽然是个举人,可是也是才中的举人,家里没有一个做官的人家,完全是一穷二白来的,咱们家芳菲哪里能受这个委屈,她可是爹和娘的嫡长孙女,哪里能随便就这么配给这样的人家了?你好歹和爹说说,这事儿怎么就不妥当呢?”

作者有话要说:俺能说,需要鲜花吗?多多益善那!